科学家与学会|浦跃朴:助力中国毒理学会国际化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接续奋斗和协同攻关。学会是科技工作者的重要组织,几十年来,我国 200多个学会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学会在逐渐壮大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所有为科技事业不懈努力、勇攀科技高峰的科学家们都值得我们敬仰。让我们走进科学家与学会,聆听成长的声音。

它秉承着“探索危害机理,护佑人类健康”的宗旨努力推动中国毒理科学发展,积极为毒理学工作者服务,是中国毒理学界学术水平最高的学术团体,它就是中国毒理学会。

他是环境与分子毒理学领域的资深研究者,他亲历了中国毒理学会的成立,助力中国毒理学会登上国际舞台,为中国申办国际毒理学大会立下汗马功劳。他就是浦跃朴。

浦跃朴,原东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曾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理事,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健康管理学会理事长。

亲历中国毒理学会起步

1993年,中国毒理学会成立,军事医学科学院的放射毒理学与辐射防护学家吴德昌院士,以及资深药理毒理学专家宋书元教授,都是学会的主要创立者。而此时,浦跃朴正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并进行卫生毒理学的研究,正因此,他与创立之初的中国毒理学会产生了交集。当时,浦跃朴在生化学家、皮肤毒理学家伊萨多尔·伯恩斯坦(Isadore Bernstein)的实验室里进行研究和学习。当他带着研究成果去参加美国毒理学会的年会时,在会场上又恰巧遇到了吴德昌和宋书元。吴德昌和宋书元来到美国的目的之一,是要为刚刚成立的中国毒理学会争取加入国际毒理学联合会(IUTOX)的机会。

经过国际毒理学联合会主席克拉森的斡旋,1994年,中国毒理学会加入了国际毒理学联合会。浦跃朴的工作,使中国毒理学会更快地登上了国际舞台,获得了在世界上发声的渠道。

申办国际毒理学大会

2018年,作为中国加入国际毒理学联合会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浦跃朴担任了中国毒理学会的副理事长。上任后的第二年,他就来到美国夏威夷,参加了国际毒理学联合会每3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毒理学大会(ICT)。这是全球最大和最有声望的国际毒理学会议。浦跃朴此次而来,承担着一项重要的使命——他要代表中国申办2025年的国际毒理学大会。

此前,中国曾经尝试申办2022年的国际毒理学大会,但败给了荷兰。在此次大会上,浦跃朴在前来参会的会员们面前进行了一次非常积极的答辩。他承诺,2025年的国际毒理学大会,将会在北京的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凭借中国极为发达的高速铁路网络,代表们可以在4小时内到达中国东部和中部的很多大城市,便于在会后进行观光。北京大学等中国顶级高等学府的大学生会担任志愿者,为代表们消除语言带来的隔阂。

而后,浦跃朴从中国毒理学会拥有超过17000名会员的巨大规模、拥有组织大规模会议的强大能力,以及中国科研工作者在毒理学方面取得了不俗的学术成就等方面,陈述了中国承办国际毒理学大会的优势。在做了上述努力后,随后的投票环节,便得到了大部分欧洲代表的支持,使中国最终赢得了2025年国际毒理学大会的主办权。

事实上,中国毒理学会是全世界毒理学领域里规模最大的学会,拥有超过17000名会员,而且做出了世界级的科研成果。主办国际毒理学大会,意味着会员们将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毒理学研究者的风采。

学会并不是中国的独创,但中国可以让学会发展出符合国情的特色。而这种特色的基石,便是学会不仅应当成为人才培养与成长的舞台,也需要让人才的智慧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效力。

本文转载时有删减,节选自:《学会缘 科技情——科学家与学会的故事》,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 编著。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科技社团研究所供稿。

原标题:科学家与学会|浦跃朴:助力中国毒理学会国际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