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怀柔科学城重大科技成果加速产出 边建设边运行边出成果

雁栖湖畔,怀柔科学城扬帆起航,边建设边运行边出成果。北京市发改委近日亮出了2023年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成绩单:112项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提前超额完成年度投资目标。截至目前,怀柔科学城服务院所高校累计产出重大科技成果200余项。

加速度

2023年提前超额完成投资目标

从2017年首批立项、开工开始,怀柔科学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不断崛起。

作为“国之重器”,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又迎来新进展:人类器官生理病理模拟装置、创新细胞技术研发平台等4个科教基础设施、分子影像与医学诊疗探针创新平台项目等6个“十四五”科技设施平台项目获批立项,北大怀密医学中心启动区开工建设。“科技设施集群体系进一步完善,29个‘十三五’科技设施平台建设运行同步加速,新增9个科技设施平台项目进入科研状态。”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初步形成的同时,“科学+城”也深度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保障方面,永乐大街和怀柔科学城起步区4条次干路、8条支路实现通车,起步区路网框架基本形成,高能光源跨河桥开工建设,周边通行条件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品质提升方面,雁栖小镇B区即将开工建设,怀北创新小镇推进规划实施方案编制,高品质国际居住社区加快打造,妇幼保健院项目加快迁址建设。

数据显示,2023年怀柔科学城112项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截至2023年11月,已完成投资140.6亿元,提前超额完成年度投资目标。

出成果

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加速

一款重量仅为2.17克的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能直接透过大脑皮层,首次实现对自由行为中小鼠的大脑全皮层和海马神经元功能成像,为揭示大脑深部结构中的神经机制开启了新的研究范式。

几个月前,北京大学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团队成功研制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首次实现小鼠“深脑成像”。这是怀柔科学城加速产出引领性科研成果的缩影。如今,怀柔科学城服务院所高校累计产出重大科技成果200余项。

相关负责人介绍,怀柔科学城引入米格实验室等共性需求平台,将设施平台赋能为产业发展的公共实验平台;加速引进孵化器,推动“头部企业+科学装置”深度合作,与纳通医疗等企业设立孵化器;中国科学院力学所A类先导项目落地,全力推进厂房改造和设备定制,加强高性能柔性导热材料加工、超强韧表面变质层设计等方面的科技攻关。

怀柔科学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面向全社会开放共享,助力北京打造国际科技开放合作的重要枢纽。去年,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完成两轮课题征集评审,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完成第一轮课题征集评审;5个第一批交叉研究平台已累计对外开放机时45万小时……协同创新、开放共享,推动着高质量科技成果产出转化加速。

聚人才

解决科研人才“后顾之忧”

一座科学城的崛起,不能只有大科学装置,还需吸引聚集全球各类人才。怀柔科学城如何提升吸引力?

2023年,怀柔科学城瞄准科研人员工作生活核心需求,统筹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解决科研人才居住、就餐、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出台便利外国人来京开展科研工作全环节服务政策集成创新工作方案,保障外籍科研人才进得来、融得进。支持新型研发机构与高校人才联合培养,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为基础科学研究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

精准适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也加速构建。怀柔科学城全面布局生命科学产业,启动生命健康产业规划设计,明确产业细分赛道,深入对接创新主体。在国家高端科学仪器装备产业示范区,已集聚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企业及团队近300家,产出纳米压电马达、超高真空扫描探针显微镜等多类型创新产品。

相关负责人说,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瞄准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目标,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这三篇文章,进一步聚人气、聚科研气,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群,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创造“科学+城”现代化城市典范,支撑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原标题:北京怀柔科学城重大科技成果加速产出 边建设边运行边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