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应用技术系统 支撑基础科研转化

一个国家要突破“中等技术陷阱”,条件之一是需要有一些企业或机构能够把基础研究转化成应用技术。但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技术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中间需要无数个过程,也需要有其他要素的加入。如果用系统的眼光看,就构成一个应用技术系统。我国在应用技术方面取得了不少举世瞩目的成绩。如何更好地改进应用技术系统,成为引领我国跨越“中等技术陷阱”的关键之一。

应用技术系统是指一套能够将基础研究转化为应用技术的生态体系,这个系统包括了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再到商业化应用的整个过程,以及在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技术、人力、物力、财力、组织等资源。换言之,应用技术系统不仅包括了基础研究及其应用转化,还包括了各种支撑体系,由此构成了多环节、多链条、多层次的复杂交互作用系统。

一般而言,一项技术要想顺利完成从研发到产品上市的完整阶段,需要应用技术系统的支持,其间通常需要经历5个阶段。

1.研究和开发阶段。这是技术创新的起点,科研人员通过实验和理论等方式,完成基础研究和原型设计。

2.技术验证阶段。通过更全面的验证和测试,完成技术的可行性研究,具体可能包括实验室测试、模拟试验、小规模实地测试或原型验证等。

3.技术转化和转让阶段。在这个阶段,技术开始转向商业化,技术创新者或技术所有者将技术转让给其他利益相关方,如企业和投资机构等。

4.产品的开发和制造阶段。一旦完成技术转让,接收方就开始进行产品的优化和生产,并向市场推广。

5.市场推广和销售阶段。目的在于不断提升市场份额,收获商业利润。这些不同阶段的实际参与方或主要参与方是不同的,中间需要的支持条件也不尽相同。

从应用技术系统的主体看,主要包括了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投资机构和科技中介等,他们在系统的作用各不相同。

政府一般不直接参与技术创新,主要扮演引导者和推动者的角色。通过制定科技政策、法规和提供财政支持等方式,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进行技术研发,以及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由于转化基础研究成果的风险较大,政府可以在初期提供支持,分担部分风险,以此提升市场参与的积极性。

企业是重要的科技创新主体和实践者。通过对应用技术成果的挖掘,企业可以直接将成果推向市场,实现商业价值,或者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加工,开发新产品、改进现有产品、改善生产过程等。

高校和科研院所通常拥有较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和实验设备,可以专注于前沿科技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同时,他们还承担着人才培养工作,为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重要的人才基础。

风险和投资机构为应用技术的转化提供资金支持。尤其对于高科技企业而言,在创业初期和早期成长期,既具备较高的技术风险,也具备较高的市场风险,需要充裕的资金支持。但政府财政和银行贷款相对保守,这就需要风险资金的支持。

科技中介机构是连接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的重要桥梁。通过提供科技咨询、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对接各类科技资源,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加速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

企业在应用技术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历史地看,应用技术的转化往往是资本或者商业驱动的,是资本密集型的。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往往由企业来承担并实现,而且大多是由国家支持的企业来承担,如苏联和中国的国有企业,以及日本和韩国的企业财团等。发达国家的许多工业实验室的直接目标也是应用技术的转化。另外,随着科技进步速度的加快,技术系统的复杂性迅速增加,对于企业发展而言,也逐渐形成新的趋势,并增进了全球化。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强调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将自身的科研力量集中于生产过程中的某些环节,而将其他环节留给他人。另一方面,企业在技术研发中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化,企业之间逐渐产生密切的技术联系和互相依赖,进而形成超越国界的研发网络。在此过程中,技术开始扩散,创新也形成扩散。

姜涵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科技政策分析、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等。

方伟创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政策大数据建模与分析、基于数据的科技情报分析等。

本文节选自:姜涵,方伟创.如何改进应用技术系统.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38(11):1635-1644,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31026001.

原标题:完善应用技术系统 支撑基础科研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