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烟火气+文明风,共绘旅游城市风景线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生活不止诗和远方,还有安徽黄山脚下小城的万家灯火。

天气升温催热了“地摊经济”:街边小吃“原地复活”,“深夜食堂”觥筹交错,撸串小田螺、啤酒小龙虾的方桌摆到了中通广场的香樟树下,童装玩具、饰品鲜果的练摊儿环绕在了日月广场的四周……游客与出门纳凉的当地人穿梭在流光溢彩的夜市,伴着熙攘的人群、喧嚣的叫卖声,不仅没有让这座“网红城市”失去往日颜值,反而增添了几分平易近人的美……

黄山市是一座旅游城市,如何让“地摊经济”与旅游发展共生共存共融,既要摆出醉人的“烟火气”,更要摆出高尚的“文明美”,这不仅是对城市管理者智慧的考验,更是对广大市民文明素质的检验。

“地摊经济”与城市管理共生

在以往的城市治理思维中,“地摊经济”有一些负面标签,比如占道经营影响城市秩序,深夜扰民,产生垃圾破坏城市环境等。那么“地摊经济”如何兼顾“烟火气”与“城市文明”,答案只能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上下功夫。近期,黄山区城管执法部门变管理为服务,开展巡查和提醒流动摊贩:保障行人安全、不占用盲道和消防通道、不噪声扰民、不污染环境、不堵塞交通。

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这是在一个城市毛细血管中流淌着的生机。作为国际旅游城市面对现状要有“冷思考”,发展“地摊经济”既不能“一刀切”盲目管控,也不能“一甩手”放任自流,需要以加强规范行业规则培育其活力,以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促进其良性发展。针对经营摊主食品安全、假冒伪劣等问题,需要善治的分寸、法治的规范,从而避免宽严失据,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领略到地方政府管理的精细化和城市治理能力,让开放的黄山擦亮 “中国名片”。

“地摊经济”与文明素质共存

近期,“摆摊设点”“练摊创业”迅速成为热搜词条,而“地摊经济”自带的创业门槛低、失败风险低、商品价格低等特征更是令各地刮起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家万户摆地摊”之势。城市要有靓丽的外表,更要有黑夜中的光亮。而摊主和市民就是我们城市中的每一颗星,文明素质就在这群星汇聚中熠熠生辉。喜欢路边小摊的经济实惠,就不要随地乱扔垃圾,给城市环境增添负担;流连夜市的喧闹氛围,就不要声嘶力竭,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钟情地摊经济的薄利多销,就不要占道经营,造成不安全隐患;垂青路边小摊的便利多选,就不要乱停乱放随行车辆,影响别人的驻足品鉴。只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能让 “烟火气”和“文明风”共同飘扬在城市之中。

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市井百态,寻常生活,在这“地摊经济”的一缕烟火气中,可能不知姓名、不知过往,却总能让人寻得一丝温暖,寻得一丝人情味,寻得一种温馨、舒适、宜居的感觉……

“地摊经济”与旅游特色共融

一座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有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也应该容得下小小的一个摊点。日间游山历水,夜幕降临,游兴不减、方兴未艾的游客们徜徉在城区的大街小巷,面条、西瓜、烧饼、黄山玉石、农家野茶琳琅满目,品味地方美食,领略地方美物,山水是眼前的风景,而食物和美物让一场视觉旅行既延长了游客在目的地停留的时间,又有效拉动了旅游目的地市场的消费,并且更加真切地让游客感受到黄山的风情和黄山人的情怀。摆出旅游城市的人间烟火气,将全域旅游的“全时段旅游”概念充分展现,让地摊催热“夜间经济”,全域旅游必将夜游夜热。

国际范儿与人间烟火本就是并行不悖的。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不仅能让本地居民直接受益,也会让外地游客流连忘返,让一些特色夜市大放异彩,打造打卡“地标”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