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你家果园今年收成不错,我也可以回去踏实过个好年啦!”
12月23日,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西龙贵村果农刘卫峰的果园里,农民技师杨书海帮忙把今年最后一箱苹果搬进地窖,笑呵呵地告别道。
“过完年你还得来,最晚正月初五啊。你这个‘财神’要是不来,我就跑三百多里路登门去请!”
正月初五“迎财神”,是很多地方过年的老习俗,但对刘卫峰来说,杨书海这个活“财神”可比贴在墙上的那些“纸片片”高明多了——他栽种的80亩苹果树以前光赔不赚,是杨书海用“高枝嫁接”技术把苹果品种从“红肉”改成了“红富士”,五年让他挣了三百多万元。
杨书海是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地地道道的农民。
“被当作‘财神’的,村里可不止我一个。”杨书海自豪地掰起了手指头,“我们村700多口人,有169个村民有职称,其中高级技师5名、技师117名、助理技师47名。个个都有真本事。”
这些手握职称证书的“新农人”,本事确实不小。他们不仅自己种苹果发了家,还帮助上万户果农致了富,被称为“岗底财神”。
“绿本本”能换“红票票”
在位于太行深山区的岗底村,流传着一句话:有了“绿本本”,能换“红票票”。因为农民专业技术职称证书的封皮是绿色,被村民们戏称为“绿本本”。
“绿本本”能换来“红票票”,是从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到岗底科教扶贫开始的。
当时村里唯一一个有职称的是林业队技术员杨双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治理荒山栽种了二十多万棵苹果树,杨双奎从中学了一身治山种苹果的本事。1993年,他评上了农民农艺师。那时村民对他的“绿本本”并不看好,因为没见到有啥好处。
1996年,李保国到岗底村推广科学种植苹果,杨双奎那“绿本本”的作用开始显现出来了。
李保国在果园做示范,手把手不厌其烦地教,可村民们却并不买账。安小三是村里公认的能人,对李保国教的技术抵触最厉害。李保国让给果树刷石硫合剂,他只刷挨着路边的,还振振有词:“花这冤枉钱干啥?”李保国要求对果树进行修剪限产保质,他偏不听:“果留稀了产量低,到头来还是我吃亏。”李保国推广苹果套袋,他更接受不了:“苹果不通风不见光,还能长吗?”
安小三听不进去,杨双奎却深信不疑。他主动把自家果园“贡献”出来给李老师做试验,每次上课肯定站在最前排,修剪枝杈、疏花疏果第一个执行。李保国买了16万个套袋免费送给村民,喊了三天才发出去8万个,杨双奎自己就领了4万个,“我保证我的每一个苹果都套上袋!”
苹果熟了,村民服了:杨双奎家经过修剪的苹果树虽然枝条少了,但结出来的苹果没一个小于半斤,亩产超过5000斤;套了袋的苹果又红又甜,收购价格高,比没套袋的一亩能多收入3000元。
安小三的果园亩产只有4000斤出头,上等级的果子还不到两成,极品果只收了两个。次果多、价格低,辛辛苦苦忙活一年,他倒赔进去几千元。
安小三悔青了肠子,追着杨双奎问:“你咋知道听李老师的准没错?”
杨双奎回答:“我不是迷信李老师,我是相信科学技术。”
这下子,最讲实惠的村民们发自内心地接受了新技术,再没有人做“面子活儿”耍小聪明了。拿苹果套袋来说,第二年村民们自掏腰包套了160万个苹果袋,第三年全村套袋数达到1800万个,带来直接经济效益九百多万元。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大伙儿积极性有了,但想学好也不容易。苹果种植有一整套科学系统的方法,远不是像套袋这样只要“听话”就能学会的。
为了实现标准化生产,李保国根据岗底村实际,量身定制了128道标准化生产工序,定植坑咋挖、啥时候修剪、叶面肥怎么喷、如何疏花疏果……从整地到种植,从管理到采摘,从贮藏到销售,讲得清楚明白。只要严格按照工序操作,保管生产出来的苹果口感、色泽、个头像一个模子里脱出来的。
然而果农们一旦实际操作起来,不是“缺胳膊”就是“短腿”,128道工序横竖做不到位。
李保国意识到,只有让果农进行系统学习,科学管理才能真正做到位。巧的是,2009年邢台农业学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到岗底村开办果林专业的中专班,学制二到三年,把课堂设在了农民家门口,把实验室搬到了村头果园。
根据当时“送教下乡”对年龄和学历的规定,中专班在岗底招了100位果农,在村小学腾出两间教室开办了两个班。没有被录取的村民跺着脚跟村干部吵:“干部成天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还没到七老八十,怎么就不让学了?”
中专班开课了,五十人的教室挤进来七十多个人,外边还坐了一圈“旁听生”。老师说:“旁听可发不了毕业证。”大伙儿说:“我们学本领,不要毕业证。”
村民们渴望知识的劲头感动了学校。2010年邢台农校又来开班,对岗底18—59岁的农民集中进行免费果树工技能培训。全村老少积极性高涨,有208名村民报名参加,夫妻同桌、兄妹同桌、父子同桌、母女同桌成了一道风景。
村干部因势利导,提出一句响亮的口号:“有证好上岗,无证难下田。”村委会作出决定:技能培训获得第一名的奖励2000元,第二名奖励1000元,第三名奖励500元。凡是考取技工证书的,以后村里收苹果每斤多给一角钱。
经过培训,全村有191人获得了原农业部颁发的职业(果树工)技能证书。到2012年,100名中专毕业的果农有32人继续读了大专,后来又有4名大专毕业生读了本科,村里都给了奖励。
岗底村成为全国第一个农民“持证下田”的村庄,越来越多的果农变身“土专家”,像绣花一样“伺候”果树。李保国生前“让农民变成我”的愿望慢慢变成现实。
“富了脑袋”,也“富了口袋”
“苹果是红红的词儿,楼房垫高了音儿,孩子是欢快的调儿,汽车是清脆的笛儿。日子成了歌,唱给咱最亲的人儿……”2021年全国两会上,李保国教授的爱人、河北农业大学研究员郭素萍代表带来的一首歌火了,这首歌唱的,正是岗底村农民如今“富了脑袋”也“富了口袋”的幸福生活。
村里成立了富岗公司,注册了“富岗”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富岗牌苹果获得“中华名果”称号,一个最高能卖到100元。村民年人均收入由不足80元跃升到四万多元,成了太行山区靠种植业发家的富裕村。
随着富岗苹果名气越来越大,手持职称证书的“富岗种果人”身价也水涨船高,被全国各地苹果种植户争相聘请过去指导果树管理。而他们也从没让人失望,赢得了“走一地富一地”的佳绩,收获了“岗底财神”的美誉。
这些年,上百位“富岗种果人”走遍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五省的三十多个县(区),累计培训果农五万多人次,推广果树管理技术二十多项,示范推广总面积二十多万亩,为各地果农增收五亿多元。“富岗种果人”们也因此每年获得超过150万元的技术服务收入。
村里最早拿到职称证的杨双奎,早已经评上了高级技师。李保国去世后,他决心把“李保国精神”继承下去,牵头成立了“李保国128科技服务小分队”,农闲时去给别的村子授课,分文不取。七年来,共培训各地果农九千多人次,他们讲过课的地方每亩地平均增收3000元。
岗底“土专家”们还出了不少科研成果。杨双奎研究出5项新技术,其中针对树龄较长老果树开发的“老果园重茬大苗建园”技术,比过去传统重茬小苗建园提前三年进入盛果期,一亩地能为果农增收三万多元。这项技术已经在各地推广了三百多亩,共为果农增收上千万元。
如今的岗底,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12月24日上午,岗底村会议室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把刚从县里领回来的证书,一一颁发给今年获得果树种植专业技术职称的39名村民,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颁证仪式上,杨双牛总结了取得的成绩,也没回避存在的问题:“咱们村现在的职称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中级职称的多,初级职称和高级职称的少。高级职称少,说明缺少顶尖技术人才,大家还需要再加把劲;而初级职称少,说明年轻人少、储备力量不足,科技种田还得从娃娃抓起。”
“娃娃就是我呗!”坐在会场后排的杨书海8岁的小儿子杨沅衡一下子蹦起来老高,大声说:“我以后要好好学习,读大学,上农校,学更多的技术,回来把咱村的苹果种得更甜!”
原标题:“岗底财神”修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