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纪行|南极考察的“空中尖兵”

当地时间12月16日14时5分,KA-32直升机完成最后一次物资吊运安全降落“雪龙”号直升机平台,标志着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中山站区域卸货作业圆满完成。

机长梁高升打开舱门下来,情不自禁地高举起双臂欢庆胜利。卸货作业16天来,他和同事董延磊驾驶KA-32直升机极限飞行,打了一场漂亮仗,打破了中国南极考察的多个纪录——近70%的物资通过直升机从“雪龙”号舱盖吊运,单日最高吊运物资211吨,平均每小时吊运15.48吨,吊次间隔时间约8分钟……他们不愧为南极考察中一支高效可靠、攻坚克难的“空中尖兵”。

今年,中山站周边的海冰很脆弱,“雪龙”号一路顺利破冰前行,但后续的卸货过程却十分坎坷。11月30日夜间,考察队在距离中山站6公里多的位置找到冰上作业面,12月1日上午正式开始卸货作业。KA-32直升机第一天就飞了38个来回,吊运货物近150吨。但12月3日晚,驾驶台关注到一座冰山不断向“雪龙”号移动,距船艉仅0.4海里,考察队及时调整方案,放弃现有作业面。12月4日上午,新的作业面再次被找到,可到了12月5日中午又发生了变故。

12月5日中午,KA-32直升机正在频繁地往返吊运物资,“雪龙”号船边的冰面突然裂开两道缝隙,并且在逐渐变大。此时冰面上还有6个油囊、两个油罐和一吊考察物资,时间紧迫,情况紧急!在机组人员、驾驶台及地面挂钩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梁高升最大可能地提高吊运速度,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就把冰面上的物资全部安全运抵目的地。此时冰面上已产生多条交织的裂缝,并且不断扩大,为了抢救物资而勇敢坚守冰面配合直升机吊运的队员,被吊笼吊上了“雪龙”号。有惊无险。

冰上作业面又消失了,“雪龙”号几番努力尝试,可刚破冰驶进一块完整的冰面,船边的冰就马上开裂,KA-32直升机在空中探冰,也未发现合适的作业面。最终,考察队决定采取直升机舱盖吊挂的方式开展后续卸货。

相比于宽阔的冰上作业面,“雪龙”号的舱盖狭小很多,两侧的吊臂还要连续配货,不能完全放下,KA-32直升机在吊运的时候距离吊臂非常近。并且,为了保障吊运效率,舱盖上堆满了提前备好的各种物资,可供机组使用的空间更为有限。与此同时,“雪龙”号还在不停地随风漂移,无法保证直升机逆风飞行……对梁高升和KA-32机组的队员来说,这些都是考验。

也许是军人出身使然,梁高升骨子里有种坚毅,有股不服输的劲头。他曾是海军飞行学院的教员,2011年转业到中信海直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获全国模范转业军人光荣称号。过硬的技术和作风,是他不畏挑战的底气。

冰面吊运转为舱盖吊运,直升机下方悬挂的钢索也从15米换成30米,加上物资本身的绳索,总长度超过35米。绳索越长,摆动幅度就越大,越易受风影响,难以控制。“在直升机前方的反光镜里观看,吊运的物资就是一个小点,舱盖就是一个狭窄的过道,或者说,是一个仿佛标有环数的标靶。”梁高升说,机组首先要保证安全,绝不能让吊运的物资因摆动而与船身或其他物资发生碰撞,同时还要兼顾效率与精准。

“向左1米,向前半米,好,保持……”每次起降,机组人员都要密切配合,不停地通过无线电交流,根据风向风速等变化调整位置。每次都像是打靶,梁高升希望每次都能打中10环。“但有时为了效率,在周围物资不多的情况下,9环也能接受。”梁高升笑着说。但真做起来可没这么轻松,由于一点闪失都不允许有,他的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无疑加重了疲惫。

本次卸货,“雪龙”号距离中山站最近只有五六公里,这也打破了我国南极考察史上的一个纪录。距离近了,直升机吊运效率提高,机组的工作强度也相应增大。最多的一天,KA-32直升机飞了5个架次,每架次用时2个多小时,飞行时间近11个小时,这还不包括飞行前准备,以及架次间加油、检修等时间。我不止一次在深夜遇到梁高升从后甲板直升机平台回来,有一次已过零点。而在此时,机组人员姚平博和姚钢还要对直升机检修保养。

每飞完一个架次,在直升机加油过程中,梁高升有45分钟休息时间。他利用这个时间赶紧按摩按摩腰,活动腿脚,长时间驾驶飞机让他感到腰部酸痛。在16天高强度工作中,机组人员利用空闲时间抓紧休息,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状态。

12月16日中午,最后一个架次,还剩最后6个3.6吨重的油囊要吊往内陆出发基地。胜利在望,梁高升突发奇想,将6个油囊在冰雪上摆成了一个笔直的“一”字。“最后搞点小浪漫,祝愿我国的极地考察事业一帆风顺,也祝愿我们的考察队员一切顺利,平安凯旋。”梁高升笑着说。

我觉得,还有一个寓意他没说。今年是他第5次参加南极考察,作为极地事业的“老兵”,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始终初心如一。

原标题:南极纪行|南极考察的“空中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