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我村‘农旅产业融合’示范新样板,持续带动村集体经济继续增收。”“我们社区将深入推进基层矛盾化解、法治阵地打造,积极探索现代化基层治理新途径。”“擂台比武”活动现场,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各村(社区)书记逐一登台,轮番争晒党建促乡村振兴“成绩单”。
一直以来,盱眙县持续选优育强“领头雁”,常态推进擂台比武机制,先后开展强村富民擂台赛15场,实地观摩57个村级集体项目发展,引导各村(社区)分赛道竞答、过堂晾晒、对标找差,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强队伍、提能力,“以武争星”点燃乡村振兴“红引擎”
围绕党建引领作用、产业发展方向等五个维度,科学设置评比指标,把“擂台比武”活动融入到阵地打造、项目培育和作风建设之中,以党建引领新动能,掀起乡村振兴新热潮。
“活动通过擂台亮绩、比武选优、以赛促干,有效提升基层党支部服务水平,大大激发党支部书记干事创业活力。”盱眙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提升村级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推动发展能力水平,统筹对现有阵地、特有活动、人员队伍进行盘活集结,常态把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提能惠民”行动搬进“擂台大比武”,深化“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每月一主题·中心全开放”“三提三知”等亮点举措,引导支部书记、乡土专家示范带头,用“小角度”讲清“大道理”,用“身边事”讲实“硬道理”,用“乡音”讲活“新道理”,实现干群既可进理论学堂学思想,又可在农船、农家庭院话家常。截至目前,提升改造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服务2个,整改完成软弱涣散村(社区)6个,结合产业发展、农旅融合和社会治理等专题评选出“最具人气党群服务中心”“季度之星”等村(社区)40余个。
搭平台、享资源,“以武会友”畅通乡村振兴“绿通道”
从“党员联户”机制,到“联帮带”行动,再到如今“党员中心户”领头计划、村企结对帮扶,全县上下在探索村集体经济全面振兴、结对共建促发展的实践中,锻造了一支“同台竞技、互学互促”的“领头雁”队伍,开辟了一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绿色通道,努力走出一条“党建领航、抱团发展”的创业致富新路子。
“现在合作社虾蟹养殖规模达2000亩,带动每家每户每年增收2万元,近期支部书记又组织大家到各镇街示范基地观摩学习培训,‘领雁’带富到‘鱼渔共享’,我感到无比荣耀。”淮河养殖大户费孝旺说道。
11月以来,盱眙深化“双挂双增”利益联结机制,构建“企业+党支部+养殖户”机制,探索“党组织+社会资本”新模式,完善打造“党建+”等“红色购销”网络平台,不断强化村级集体经济“双攻坚”行动成效。盱眙全面践行“擂台比武”助力乡村振兴这一创新机制,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立足岗位作贡献”“双报到、双服务”等活动,截至目前,推动首批34家县直机关全覆盖入驻帮扶村集体经济发展,与苏南强村达成合作意向村(社区)59个,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总量超1.9亿,154个村(社区)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50万元以上。
晒特色、树品牌,“以武入道”谱写乡村振兴“金画卷”
马坝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育虾大棚错落排列,黄花塘国家稻渔种养示范区无人机徐徐喷洒投喂,淮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龙虾米精制中心烘干塔台轰鸣作响……盱眙特色农产品由“土特产”变成了“金名片”,特色产业发展开启了“加速度”,书写了“新篇章”。
盱眙持续深化“党建引领龙虾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品牌,“淮安市龙虾产业链党建联盟”正式揭牌,全面开启盱眙龙虾“二次创业”,短板补链、优势强链,特色产业发展“接二连三”迸发向前。
一虾先行,诸业并进。在深挖稻虾共生扩面增效、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链赋能的基础上,持续用好“强村富民”擂台比武大平台,分域施策布局、分类定位评价、分区发展管理、分台比拼提升,全面壮大“盱振兴·一村一品”发展项目,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聚,打造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特色产业“红色矩阵”,实现了落地规模化项目34个,带动农产品电商新增销售额破5亿元,累计培育各类新型职业农民、乡土人才8000余人。(冯伟 刘议匀)
原标题:江苏盱眙:“擂台比武”添活力 “强村富民”绘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