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天下安。今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千方百计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粮食种植面积34.95万亩,预计粮食总产25.63万吨,同比增长140.6%。
探索复播套种新模式 释放土地潜力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眼下,二师铁门关市6万余亩冬小麦盖上了厚厚的雪“棉被”,一株株幼苗正在进行一场“抗寒锻炼”,为来年春季返青积蓄力量。
今年,二师铁门关市坚定不移推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应用农作物套种、复种等农业新经验、新模式、新路径,科学释放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种植效益,既增加职工收入又保障粮食安全。
二十四团五连职工曹红立今年种植了40余亩小麦,在团镇和连队“两委”成员的引导下,他在小麦收获后又复种了一轮玉米,实现“一地双收”。
“种植粮食作物虽然不如经济作物收益高,但是一年两种合计下来1亩地至少有1500元的收益,加上每亩230元的粮食补贴,收益也不错。”曹红立说。
由于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特点不同,复播的玉米最终能成为青贮还是黄贮决定了职工的收益。二十四团五连引导职工提前在大棚培育玉米苗,以移栽的方式,延长玉米生长周期,将青贮变黄贮,增加作物附加值。
“黄贮价格比青贮价格高,小麦开镰收割前半个月先在大棚内培育玉米苗,小麦收割后及时进行移栽,每亩地可增收700元至800元。”二十四团五连“两委”成员周震寰说。
二师铁门关市瞄准种粮产出效益,全面贯彻落实兵团关于大力推广“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模式的要求,探索推广“番茄+冬麦+复播作物”“棉花+冬麦+复播作物”及间种、套种模式,推动小麦与玉米、番茄、辣椒等复播作物无缝衔接,稳定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据悉,2023年,二师铁门关市小麦种植面积11.39万亩,同比增长20.6%;玉米种植面积21.1万亩,同比增长197%;大豆种植面积2.13万亩,同比增长34.8%。
发挥科技力量 从会种地向“慧”种地转变
“复播大豆的根瘤菌可以固氮,增加土壤中氮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减少化肥的投入,做到种地和养地结合……可别小看种地,种地的‘智慧’可不少呢!”说起种地的“诀窍”,三十四团职工乔爱民一点也不含糊。他告诉记者,时代进步了,现在光会种地可不行,还得“慧”种地。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今年,经兵团专家组验收,二十二团四连冬小麦最高单产750.4公斤,春小麦最高单产713.1公斤,突破二师铁门关市高产纪录。
二师铁门关市集结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站等单位优势,组建专家和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开展粮食技术指导,手把手教职工查墒验墒、深耕播种、水肥管理,掌握“缩行增密”“水肥一体化”“北斗智能播种”“免耕复播”“一喷三防”“一喷多促”等新技术,将科学技术手段运用到保障粮食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今年,二十四团采用了性诱笼技术防治麦田虫害。性诱笼可以诱集棉铃虫的成虫,通过监测成虫聚集的高峰期来推断幼虫的高发期,为防治虫害提供准确、有利的信息,从而达到合理用药、精准防治的目的。
“采用性诱笼技术防治麦田虫害,既减少了使用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又能达到良好的虫害防治效果,实现小麦质量和产量双提升。”二十四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刘建良说。
二师铁门关市把良种、良田、良法、良机、良制“五良法”作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聚焦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制定完善的防灾减灾预案,落实小麦“一喷三防”、玉米大豆“一喷多促”等措施,强化病虫害监测预警和统防统治,确保粮食作物实现丰收。
完善政策保障 提振职工种粮信心
二十四团五连职工门沅峥是铁门关市贴心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今年,该合作社种植了1000余亩蔬菜,这1000余亩蔬菜中大部分是采用麦后复播模式种植。
“种小麦的收益加上政府补贴,基本可以抵用复播蔬菜的成本,种植蔬菜取得的收入就是纯收益了。复播蔬菜以包菜为主,预计每亩效益在1500元至2000元。”门沅峥说。
今年,二师铁门关市用足用好兵团惠农政策,及时发放粮食补贴,对小麦、玉米、大豆、花生、青贮玉米等作物应补尽补,稳定种粮收益预期。同时,优先保障粮食生产用水,提高职工群众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产能提升。
冀宏是三十八团三连职工,今年,他响应国家增加油料种植面积的号召,在30亩玉米地里间种花生。他告诉记者,花生生长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但由于今年是第一年试验种植,管理经验不足,他间种的花生产量不高,采收的花生仅能作为农产品销售。
“师里给我们种植花生的职工给予每亩500元的补贴。我今年种植花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明年我要加强田间管理,争取让种植的花生增加附加值。”冀宏说。
今年以来,二师铁门关市共发放小麦补贴2388.89万元,小麦“一喷三防”补贴69.08万元,大豆、花生种植补贴822.09万元。
新的丰收正报捷,新的耕耘又启程。二师铁门关市将着力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进一步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努力让“米袋子”的分量更足、成色更优,为“中国饭碗”装上更多“二师粮”。
原标题:新疆兵团二师:为“中国饭碗”装上更多“二师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