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共同发布“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

日前,重庆市政府、四川省政府共同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从生态共保、生态共建、生态共享3个方面,统筹成渝地区“六江”生态廊道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为“六江”生态廊道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和空间指引。

《规划》指出,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涪江、沱江等“六江”生态廊道是连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天然纽带,具有水土保持、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提升碳汇能力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串联成渝双核及46个重要节点城市,是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血液命脉、生命活水,在助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的工作任务,“六江”生态廊道建设将坚持问题导向、保障生态安全,整体保护、协同治理,系统治理、陆水共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以“六江”干流、水陆交界带为核心,以流域生态安全屏障区、生态敏感脆弱区、生态问题集中分布区为重点,统筹部署和实施“1+7”生态保护修复行动计划和21项重点工程。行动计划包括川渝毗邻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城镇生态品质提升、乡村生态治理、河湖综合治理、自然灾害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质量提升、支撑体系建设等。其中,重点围绕川渝毗邻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行动计划,谋划了长江干流、嘉陵江干流、涪江干流3项川渝毗邻地区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打造全国跨区域生态廊道共建示范样板。

原标题:川渝共同发布“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