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绝句》:词人李清照的另一面

在我们的印象里,李清照是一位纤弱柔婉、敏感多情的女词人,但她的一首诗作,让我们看到了她慷慨刚烈的一面。

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人大举南侵,掳走宋徽宗、钦宗父子,史称“靖康之变”。高宗即位,改元建炎,南宋开始。在这样的兵荒马乱中,李清照从“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天真烂漫,到“肠断与谁同倚”的凄凉孤独,受尽了国破家亡之苦。眼看朝廷抛弃中原河山,仓皇南逃、偏安一隅,任由“遗民泪尽胡尘里”,李清照写下了一首二十字的五言绝句,四句三用典,短小却重千斤。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铁骨铮铮,与典故无关

“人杰”,有人认为语出《史记·高祖本纪》,是汉高祖刘邦对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的称呼。有人则认为,将项羽比作他死对头刘邦的手下干将,多少有点不合情理。其实,更早的文献《文子》中就有对“人杰”的定义:“行可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守约,廉可以使分财,作事可法,出言可道,人杰也。”到了宋朝,这个词很可能已经是对杰出人才的普遍称呼,不特指某些历史人物。“鬼雄”这个词的出处比较明确,屈原在《国殇》中说:“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项羽“不肯过江东”,指的自然是西楚霸王项羽垓下兵败,放弃退避江东、重整旗鼓的机会,于乌江自刎一事。

至于为何用这三个典故,普遍的理解是此诗作于建炎三年,此时的李清照,国有徽钦二帝被掳、北宋覆亡的靖康之耻,家有夫君赵明诚贪生怕死,面对叛乱,罢守江宁、弃城而逃。她为国为夫感到羞耻,路过乌江时,借赞颂悲壮自刎的项羽,表达心中的义愤与不满。

也有学者认为,此诗可能作于南宋与金签订屈辱的绍兴和议之后。宋高宗以杀岳飞、割城池,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换东南半壁江山。晚年的李清照借古讽今,用项羽的宁死不屈讽刺南宋朝廷的苟安与无耻。

但是,以上关于典故的讨论并没有触及这首诗的真正价值。因为,就算我们不知道“人杰”“鬼雄”典出何处,不知项羽其人,不熟悉“不肯过江东”的前因后果,甚至没弄清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也能从这铿锵有力的四句诗中,读出李清照的凛然正气、铮铮铁骨。

生死成败,与英雄无关

在这首《夏日绝句》中,李清照点赞西楚霸王项羽、打脸无耻苟安之徒;也以项羽为例,阐述了自己的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做人,当生为人杰、死为鬼雄;看历史,当不以成败论英雄;真正的豪杰,奋力抗争过、拼命战斗过;即使败了、死了,也能顶天立地、光耀古今。

同样写项羽,晚唐以咏史诗闻名的杜牧有“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则反驳道:“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叠题乌江亭》)。他们讨论的,是项羽该不该自刎、卷土重来的可能性有多大。李清照则摆脱了操作层面的猜测与争论,直接从精神层面肯定项羽之死的意义和价值。

抒情言志,与文体有关

词,“别是一家”。在古人,特别是李清照心中,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词是较为个人化的抒情担当,诗是更为严肃的言志担当。因此,谈及人生追求、民族气节,李清照选择了诗,而非她更擅长的词。

从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再到革命先烈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种无惧生死、宁折不屈的英雄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的诗和血脉里永存!

原标题:《夏日绝句》:词人李清照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