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人生只有苦吗?

提到杜甫,“沉郁顿挫”四个字会浮现在许多人的脑海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字字泣血,把一个心怀家国、壮志未酬的诗人带到了世人面前。“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一个无奈又无力的老者形象深入人心。

仕途坎坷、生活困顿,但杜甫的人生只有苦吗?事实上杜甫也有恣意的豪情,百般的柔肠,是一个立体的、有自己的乐事和幸事的人。我们细细寻找,从他的苦中能品出不一样的滋味。

一、出身名门,才华横溢

杜甫是名妥妥的“官三代”。他生于名门,祖父杜审言是初唐时期的大诗人;父亲虽然声名不显,却也是一方官员;母亲则出自名门望族清河崔氏,家族积累不仅给年少的杜甫带来富足安逸的生活,也让他有机会结交名仕。

杜甫很早就“出游翰墨场”。所谓翰墨场,就是当时的文坛。他经常参加文学聚会,向老一辈学者请教,与新锐诗人交流,这些都为他日后的诗文创作提供了不少助力。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七岁时杜甫就能吟诗作赋。他曾说:“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胸中要有多少豪气和底气,才能说出“诗是吾家事”之言?从中足见他的自信与对家族的骄傲。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虽可能有些夸大,但不可否认,他与当时的大书法家李邕和著名边塞诗人王翰都有交集。可以说年少时的杜甫,凭借着良好的出身和过人的天赋,过着肆意潇洒的生活。

二、十年游历,裘马轻狂

正是因为这样的出身与才学,学成之后,杜甫并没有着急去考取功名,而是给自己规划了说走就走的旅行。19岁那年,他背上行囊,走出家门,漫游四海。

古代的读书人,尤其是盛唐的知识分子在读书之外非常热衷“行万里路”,一来扩充眼界,丰富阅历,更主要是希望遇到达官贵人赏识并举荐他们。

当然,对于杜甫来说,他不需要在仕途这件事情上浪费精力,他的出行就是为了看看大唐繁华,享受当下生活。晚年他写的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壮游》这样说:“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意思是说少年间,他放纵游历于齐国赵国之间,过着富裕且潇洒的生活。

那时的他少年不知愁滋味,意气风发,鲜衣怒马。十年的远游生活,成为他一生恒久而幸福的回忆。

三、遇到一份独一无二的友谊

李白和杜甫于公元745年初相识于洛阳。对于这次文学史上的伟大相遇,一千年后,诗人闻一多有一段著名的评论:

“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发三通擂鼓,然后提起笔来蘸饱了金墨,大书而特书。因为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

二人不仅一见如故,还三度携手同游。很多年以后,杜甫还时常回想着与李白曾经共游的快意时光:

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

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

——《昔游》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

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遣怀》

他们白天纵马围猎,游仙访道,晚上则喝酒吟诗,逍遥自在。

二人携手遍游梁、宋(今开封、商丘)的山山水水,感情越来越深厚。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杜甫要西去长安寻找发展机会,李白要南下入吴。于是二人各奔东西,不复相见,但杜甫对李白的情谊却始终未断。

思念李白,便成为杜甫接下来的人生中一件重要的事。比如,到长安不久,他就写出了著名的《饮中八仙歌》: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跟别人喝酒,夸对方时也不忘捎带上李白:

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听说孔巢父要离开长安去江东,杜甫赶紧跑来参加送别宴,因为当时李白正在江东。宴席上,他给人家写了一首长诗,其实主要目的就是最后两句话:

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思念是一种“病”,春天,他在想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春日忆李白》

冬天,他还在想李白:

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

更寻嘉树传,不忘角弓诗。

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

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

——《冬日有怀李白》

对杜甫来说,和李白在一起的时光是最快乐的,在这个世界上,能遇到李白这样一个朋友,让他发自内心地崇敬、欣赏、牵挂,是一种幸福和幸运。

四、哪怕历尽千辛万苦,有一人陪他到白头

公元741年,30岁的杜甫与小自己10余岁的妻子杨氏喜结连理。杨氏也是出身官宦世家,两家可谓门当户对。夫妻二人同心同德,感情融洽。

但是平静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苦难就接踵而至。饥饿、疾病、贫穷、离别,不断摧毁着这个小家庭。杜甫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惜均未及第。迟迟不能找到工作也就罢了,父亲又去世了,家境开始一落千丈。

没有了生活来源的杜氏夫妻,开始过起了食不果腹的贫苦日子。面对生活的窘迫,杨氏却没有抱怨,默默为家庭奉献着一切。在饥肠辘辘捉襟见肘的日子里,她放下千金之躯,跟普通人一样外出劳作,勉力维持家庭生计。

“安史之乱”爆发后,公元756年,唐肃宗登基。杜甫把妻儿安顿在鄜州,只身投奔唐肃宗,想为时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料在途中被叛军发现,被俘至长安,关押了整整一年。其间,他思念远在鄜州的妻儿,挥笔写下了一首《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试问一个日夜操劳的穷苦妇女又何来“云鬟”“玉臂”?但在杜甫眼里,妻子就是这么美丽清雅,也许这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吧。一首《月夜》可谓是将他的思念和缠绵爱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一年过去了,杜甫才得以脱身。经过千里迢迢的辛苦跋涉,他终于在薄暮时分风尘仆仆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中,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妻儿。一家团圆,夫妻团聚,喜极而泣。

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

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

——《北征》

离家一年,回来时不忘给妻子带上脂粉,杜甫的行为即使放到现在,也值得称道。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江村》

在饱经颠沛流离之后,他们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过上了安定平和的日子。生活虽然依旧不宽裕,但是有了一丝平淡的幸福。一声“老妻”,充满了深情和希望白头偕老的意味。这一生,他的生命因为妻子的陪伴,变得不那么悲凉。

不少人说,失意之时应读杜甫,感受他的坎坷、品读他的艰辛,从中汲取生活的勇气。其实,苦闷沉郁的杜甫,亦不乏快意时光:

虽仕途失意,但胸中依然有豪情的火种;虽拜谒碰壁,但与好友心意相通,终身得友情滋养;虽一生颠沛流离,但始终有家人守护。

如果有时间,不妨读一读他的诗,也许我们可以重新认识这位总是眉头紧锁的“苦味老人”,从他的诗文里,品味出回甘。

原标题:杜甫的人生只有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