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柳宗元在襄阳的唱和诗

刘禹锡(字梦得)和柳宗元(字子厚)年龄相当(“刘”长“柳”一岁),唐贞元九年两人同时进京应试,同榜登进士第。接下来同朝为官,加上确实都才华横溢,很快就成了宰相王叔文、王伾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史称“二王刘柳”。

因支持革新的皇帝易主,刘柳同时被贬。在迁贬的十年中,他俩就靠频繁往来的诗文唱和互相“取暖”,两人的诸多传世名作,大都写于这一时期。

一次,这对难兄难弟结伴南行,直到衡阳才分手。途中自然要经过襄阳,这就有了他们在襄阳宜城的一次唱和。刘禹锡在《题淳于髡墓》中写道:

生为齐赘婿,死作楚先贤。

应以客卿葬,故临官道边。

寓言本多兴,放意能合权。

我有一石酒,置君坟树前。

淳于髡是战国时期齐国大夫,死后葬于“善谑驿”,墓址在今宜城小河镇。淳于髡以滑稽善辩著称。末联“我有一石酒,置君坟树前”,“一石酒”出自淳于髡本人劝谏齐王的一个典故。该诗体现了刘禹锡常于诗文中不经意流露出的幽默诙谐特点。

柳宗元的和诗《善谑驿和刘梦得酹淳于先生》又写得怎么样呢?

水上鹄已去,亭中鸟又鸣。

辞因使楚重,名为救齐成。

荒垄遽千古,羽觞难再倾。

刘伶今日意,异代是同声。

柳诗起联看起来好像是单纯写景,实际上劈头就用两典,而且典故也均出自淳于髡本人。

这是一次高水平的唱和!两作题旨相同,凭吊对象相同,诗体均为五律,却各有侧重,从而形成互补。和诗紧衔原唱命意而作引申发挥,结尾也以打趣笔墨回应原唱结尾的诙谐,尤其是两作的用典,均切人切事,于字面浑融无痕,达到化境。

必须说的是,此次二人分手即成永诀。

柳宗元的未成年儿子,被刘禹锡收养,刘禹锡在祭文中对九泉之下的柳宗元发誓,一定会把柳的儿子视同己出,两个老朋友的诗文唱和就此终止。

原标题:刘禹锡、柳宗元在襄阳的唱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