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玉山:“三百”工程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委组织部扛起“双重责任”,以更严的要求、更实的标准、更优的作风开展自身主题教育,以学促干,认真践行“四下基层”制度,检视整改重点难点问题,把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扎实推进“百个支部创建五星”“百名年轻干部一线培养”“百名玉才助力发展”三大工程,推动组织工作提质增效。

百个支部创建五星

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必须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玉山县委组织部聚焦部分基层支部“战斗力、凝聚力不强”“党建工作有所弱化、虚化”等实际问题,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提出了“百个支部创建五星”工程,结合基层党建“三化”建设制定了实施方案,分7个领域细化了创建指标,优化了考核细则,考核方式更加精准。

创建标准既结合了基层党建重点任务的落实,也结合了主题教育重点措施的推进。在推动基层党组织干事创业方面,深入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万名党员大联户”活动,1318名党员干部沉到一线联系村(社区)网格,10896名党员联系服务群众166284户。建立“微事快办”工作机制,代办各类事项4682件,投入资金100余万元解决微小事3126件。

坚持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实行每月调度、双月通报制度,每季度开展1次专项督导指导,督促整改具体问题986个。同时分领域召开“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推进会,采取现场观摩、交流研讨、检阅比武等形式,亮实绩、补短板,互学互鉴、互学互促,推动提质增效。省党代表、紫湖镇张岭村党支部洪姿英这样理解:“以前抓‘三化’建设,是抓基础、抓规范,这次抓‘五星’支部创建,是抓内涵提升、抓实际成效,要求和标准都更实、更高。”

拧紧责任链条,将“五星”党支部创建结果与评先评优、选拔任用、奖励激励等结合起来,有效推动党组织书记担当作为。对“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党组织和个人,与评优评先、年度考核、职级晋升、绩效报酬等挂钩衔接、优先考虑,获评“五星”支部给予最多1.5万元的党建工作经费奖励;对“五星”支部创建工作落实不力的进行约谈提醒,单位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不得评为“好”等次,党组织书记年度考核不得定为“优秀”等次。

“创建五星支部,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重要要求,以农村(社区)为重点,看支部书记强不强、工作业绩优不优、产业发展行不行、村容村貌美不美、社会稳定好不好、为民办事实不实,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县委书记郑国良在县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如是说。

百名年轻干部一线培养

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玉山县委组织部聚焦“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的重要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年轻干部培养规划不够系统、基层历练蹲苗偏少等问题,推进“百名年轻干部一线培养”工程,紧扣“选育管用”四个重点环节,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培养一批政治素质好、有能力、有责任感的优秀年轻干部。

结合干部队伍现状,组建考察团到江浙沪等先进地区,实地考察学习年轻干部培优的成熟经验。完善日常发现机制,实行部务会成员挂钩联系乡镇制度,成立4个调研组下沉16个乡镇(街道)开展年轻干部队伍专题调研,通过单位推荐、组织筛选,统筹优化“老中青”梯队建设,把好苗子选出来,从全县300多名年轻干部中选拔了120名左右各年龄段的优秀干部作为第一批重点培养对象。

坚持“走出去”学与“请进来”教相结合,与常山等县建立干部互派交流学习机制,今年已先后派出4批共26名优秀年轻干部赴江浙沪地区跟班学习,举办县内年轻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班2期、博士讲坛2场,培训年轻干部300余人次。“跟班学习的最大体会是打开了视野,接触到了沿海发达地区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开放举措,也为我们青年干部成长成才搭建了平台。”冰溪街道党工委委员、副主任李飘,在宁波市海曙区江夏街道跟班学习两个月后感触颇深。

注重在一线竞赛中挑选“千里马”,紧扣县委中心工作和重大任务,设置党的建设、经济一线、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五条赛道”,每条赛道10至30人参加。根据年轻干部的专业经历、能力特长、培养潜质等因素,分赛道选派年轻干部实践锻炼。同时建立导师帮带机制,开展“擂台比武”“青干大讲堂”,提升年轻干部专业能力。2020年省组选调生林秭漪在基层服务期满面临二次选岗时,主动放弃留在县直单位的机会,继续选择扎根乡镇一线,积累基层经验,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坚持选出来、管起来、用好来,实行县委组织部、接收单位、派出单位“三方”联动管理机制,动态管理,优进绌退,全程记实年轻干部德才表现,聚焦“政治素质”等6个维度,实行平时考核和专项考核相结合,分类建立考核争先档案。注重把一线岗位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用起来,今年以来,提拔优秀“85后”正科6名、“90后”副科26名,乡镇科级干部有2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占比达99.4%。

百名玉才助力发展

人才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玉山县委组织部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着力破解人才引育成效不显、创新平台建设水平不高等难题,引进培养100名左右“玉山籍”高学历科技创新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7大类人才,推动人才回聚、技术回援、资金回流、乡情回馈,构建“百名玉才助力发展”的新态势。“主动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赣浙区域人才合作聚集区是我们人才工作的一个主抓手,必须长期坚持、一抓到底”,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管宜生表示。

依托“博士县”人才资源优势和“江西东大门”区域优势,打好乡情牌、友情牌、亲情牌,县委书记郑国良加强联系服务人才,到江苏省玉山籍博士服务中心等地调研指导,举办首届人才发展大会,邀请340名各行各业在外优秀人才回玉共叙乡情。成立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和4个分会,聘请工业、农业、环保等领域高层次人才22人,组建5个高质量发展顾问团,今年已签约工业、农业等项目41个,总投资98亿元。推动专家组团回玉开展调查研究2次、建言献策19条、博士讲坛14场。

全县已建成博士领办的工作站28个,培育省级以上科创平台16家,今年全职引进1名院士,柔性引进21名博士,陈小忠博士回玉创办的索利得测量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成长为省瞪羚企业。建成王宅水库华中农大水库圈养鱼产学研基地、四股桥国家级葛根“科技小院”,招引12名硕博研究生驻站工作,本土培育人才杨玉梁的农业科研项目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5年我在六都乡投资建设了千亩小番茄项目,今年我也带来了新项目、新技术,就是希望继续助力家乡发展”,全职引进的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湖州师范学院教授吴酬飞说道。

优化升级《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柔性引才汇智工程》等回玉人才创新创业政策,每年设立600万人才专项资金,建成玉山“博士馆”,建立“博士智库”人才数字化管理平台,健全县领导“1+N”联系服务人才制度,实施“人才康养计划”,改造提升了400套人才公寓,完善人才走访慰问操作办法,解决人才配偶工作安置、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115个。通过建立人才驿站和乡贤人才馆、“优秀人才榜”展示、开设“百名玉才”专栏、颁授“人才之家”等形式增强玉山籍人才的荣誉感和获得感,强化人才宣传力度。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委组织部)

原标题:江西玉山:“三百”工程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