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天,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高田乡文化站堆满了从各个村子收集来的1300件农具。推开展厅的大门,犹如打开了一本川滇交界处的农耕文明百科全书。“每一件农具都有它的使命,这使命中隐藏着村民的生存密码。”高田乡文化站站长古祥杰说。
一间“杂乱”的农具陈列室
6月11日,高田乡新华村罗汉山村民小组的一间农家小屋。
王银飞老人慢慢从腰间取出一串钥匙,向小屋内最靠墙的一个老式柜子走去。柜子是木制的,表面的木漆已经脱落,失去了原有的光泽。打开木柜子,王银飞老人费了一番周折,因为柜子被两把锁——两把农村里极为普通的旧式挂锁锁住。老人小心翼翼地揭开柜盖,从柜子里取出一捆一捆的物件,摆放在柜子右边的床上,慢慢展开。像变戏法似的,从陈旧的木柜里抱出15捆麻织品,有百褶裙、挑花围腰、包裹严实的蜡染、青衣、麻布……
当老人拿到一条花边围裙时,情不自禁地把围裙系在腰间。“这些东西,都是我用摆在文化站那台织布机亲手织出来的。”说起织布机,老人一脸自豪。
王银飞老人念叨的那台织布机,摆放在高田乡文化站一楼的陈列室。
“这件物品是老百姓制作的蜡罐。”
“这是倒甑,主要是用来蒸菜籽面的,与蒸饭的木甑使用方法不同,使用时,一般大口向下,小口向上。”
…………
站在陈列室狭窄的过道上,古祥杰随手拿起一件件器具,每样都如数家珍,各类器具似乎也在静静地听他讲一段传统农耕文明的历史。
展厅里还有苗族同胞使用过的芦笙、唢呐、月琴、二胡、猎枪、猎网、渔网等。地理区域的差异性产生生活方式的不同性,也带来生产生活工具的多样性。
2015年底,古祥杰下乡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时发现,老百姓随意地把使用多年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放在角落里。古祥杰意识到,这些老物件如果不抓紧收集起来,过些日子,就会被老百姓扔掉或烧掉,太可惜了。古祥杰知道这些老物件承载着很多文化信息和村庄记忆。于是,他立即行动,千方百计收集老物件。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仅仅半年多的时间,各种老物件就摆满了一屋子,形成了今天大家看到的农耕文化陈列室。
山川与河流造就农耕智慧
高田乡距威信县城28公里,辖凤阳、大湾、钨城、高田、坡上、鱼井、马家、新华8个行政村163个村民小组7373户31927人。
从征集到第一台织布机起,古祥杰走到每一个村子,都会留意有没有闲置下来的老物件。收集老物件最多的一次是在大湾村的冒鼓苗寨。村民小组组长陶文发居住的房子多少保留有古建筑的影子,当脱贫攻坚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后,他把一些使用多年的农具送给了高田乡文化站。
除了把家里大斗、大木盆还有马鞍捐给文化站,陶文发同时动员村民把不用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捐给文化站。古祥杰说,他在冒鼓苗寨收到的老物件最多,除了生产工具,还有砂锅、油罐、木桶、箱子、柜子、碓窝等,占文化站至今收集到的老物件总数的十分之一,当时,装了满满一车。
陶文发说,每次看到捐赠的马鞍、油灯,就会想起没有修通公路之前的日子。那时,从苗寨到乡上,走的是山路,到山上种庄稼,到煤厂运煤,都离不开人背马驮。以前,各家各户都点煤油灯,晚上看小人书,灯光微弱,看也看不清楚。现在好了,电通了,电灯亮了,煤油灯也用不着了。
古祥杰最近一次收到的老物件,是几件蓑衣。高田乡水田多,20世纪80年代,全乡有上万亩,现在也还有5000多亩。他发现,陈列室里缺少农村最常见的避雨工具——稻草蓑衣。2022年秋天,他到收完稻谷的田里,背上几捆稻草,请已经90岁的杨文强做了一件稻草蓑衣。
“如果这样的老匠人‘走’了,这种稻草蓑衣就没人会做了。”古祥杰说。
古祥杰认为,对农耕器物的收集,寄托了老百姓对村庄的依恋。其实,他最初只是想收集粮票、布票,后来,发现村子里每一件东西都是有用的。2017年,他在大湾村收到一个竹瓶,把竹子剖开,用细藤编织成瓶状,用来装南瓜子,瓶口则就地取材,用玉米芯来封塞。老百姓如此心灵手巧,小作品中有大智慧。
1300件农耕用具,隐藏着1300个故事。这些农具,似乎在告诉每一个到来的人,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世居村庄的村民,在静止的山脉和奔腾的河流间,如何依靠智慧而生存,如何创造出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
统筹:唐莉娜 李怡
策划:曹阜金 汪舒 刘建忠 谭光吉
文案:曹阜金 汪舒
编审:李怡 刘宝琦
图片:申丽琴
原标题:1300件农具隐藏的生存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