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出发以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一直在关注中山站附近的海冰情况。这关系到“雪龙”号能够抵达的位置,直接影响卸货作业和后续各项考察工作的开展。考察队与国内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收集中山站附近冰图和卫星影像图,以确定“雪龙”号破冰路线。
昆仑站(泰山站)站长姚旭等人已乘坐飞机提前抵达中山站。根据“雪龙”号预计的到达地点,他们每天都在中山站周边的海冰上探路。但冰面情况不好,并且每天都变得更差,冰裂隙不断增宽。车辆通过海冰运输物资(以下简称“海冰运输”)看上去已经不可能了。姚旭参加过十多次南极内陆考察,不仅是顶尖的极地机械师,也是经验丰富的极地考察队员,冰雪的“脾气”,他非常清楚。
11月30日早晨,“雪龙”号经过破冰航行,来到距离中山站10公里左右的位置。可这里的冰已经四分五裂,找不到合适的作业面可供卸货。考察队决定停船,先第一时间前往中山站慰问越冬队员并听取越冬工作汇报。随后考察队领队张北辰、“雪龙”号船长张旭德和姚旭等人,乘坐直升机在周边探查冰情,发现中山站另一侧海域有适合作业的冰面。11月30日傍晚,“雪龙”号来到新的停靠点,冰上作业面良好,并且到中山站的距离同样是10公里左右,利于直升机吊运货物。考察队并没有放弃海冰运输,海冰运输作为辅助手段,不仅能提高整体的卸货效率,还能增加运力。一些物资因为重量等原因,直升机难以吊运。
这里有通往中山站的道路,姚旭知道,但之前没有积雪,纯冰面不利于雪地车和雪橇通行。两天前恰巧下了一场大雪,如今积雪很深。12月1日早晨,姚旭和昆仑站(泰山站)副站长孙鹏以及队员曲南,骑雪地摩托车从“雪龙”号出发,中午前抵达中山站,在海冰上探出了一条通道。他们根据经验判断路况不错。姚旭将这一好消息报告给了考察队,考察队要求进一步将路线调查清楚,一旦海冰卸货,要确保人员和物资通过时的安全。
在海冰上运输物资的雪地车加雪橇自重20吨左右,再加上十几吨的货物,总重量30余吨。如果冰面厚度不够,就可能开裂、塌陷,造成危险。根据科学分析以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冰厚如果在1.2米以上,就可以保证运输安全。
晚饭后,大家在中山站召开的站务会上决定,姚旭带队,气象保障队员王安良、张雷和机械师粟敢同行,实地测量道路冰面情况,适当平整路面并沿途竖立标记。
小分队当地时间晚上7时出发,姚旭驾驶雪地车向“雪龙”号的方向前进。中山站已进入极昼,这时太阳还挂在半空,阳光刺眼,天地间一片白茫茫。雪很厚,雪地车履带卷起的碎雪在风中飞散。不一会儿,雪地车就行驶到了冰面之上。夏天,当海冰消融,这里是蔚蓝的大海,此刻却是能够承载雪地车的道路。
行进约一公里时,姚旭选择一处平坦的雪面停车。坐在后部车厢里的三名队员立即打开车门跳下车。粟敢用一根1.5米长的钻杆向下钻探,张雷测量雪厚,王安良读取坐标并记录:“40厘米冰厚”“1.5米未钻透”……测量和记录完毕,他们在钻孔里插上一根竹竿作为路标。
雪地车驶入冰山与冰山之间。不远处,可见南极的冰盖确实如一顶巨大的盖子扣在大陆之上,将天空分为两半,一半湛蓝,一半洁白。因洁白,那冰盖又像一个巨大的奶油蛋糕。冰盖流动到海中成为冰架,冰架分裂、崩塌,形成一座座形态各异的冰山。冰山近在咫尺,如宫殿,如金字塔,令人仰望和惊叹。又过了一公里,停车、测量、记录,依然是1.5米未钻透,下一个一公里,再下一个,冰面状况良好,完全满足运输条件。
不知不觉过去了两个小时,每次下车测量,几名队员踩着厚厚的积雪艰难行走,在冰面钻孔,都忍耐着寒冷与疲惫。这时,“雪龙”号出现在视野中,船身鲜艳的红色在一片洁白中十分显眼,令人倍感亲切。突然间,一下异常的颠簸,姚旭立即感觉到不对劲,停车回望——一条冰裂缝,刚刚被雪地车轧出了一个口子。近距离观察后,姚旭开车沿冰裂缝向东行驶50米,调查裂缝的情况。大家在附近密集地测量了几个点位,结论是满足修路条件,修路后不影响车辆和物资通行。测量完成后,小分队驾车驶向“雪龙”号,上船向考察队汇报探路情况。
12月2日,考察队安排队员在冰裂缝处临时搭建了一座桥,海冰运输道路贯通。12月5日凌晨,我国自主研发的极地载具“雪豹”车通过海冰运输路线抵达中山站。
同时,直升机不停地在空中往返,吊运物资到中山站和内陆出发基地以及中山冰雪机场。本次南极考察首次大规模作业,开了个好头。
原标题:南极纪行|贯通冰上运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