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11月13日报道,水体中的塑料垃圾会经年累月地分解成越来越小的颗粒,对生物的潜在危害越来越大。一支科研团队在专业期刊《自然·纳米技术》上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若干种小型生物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人们难以想象的重要作用。报告称,仅一只轮虫每天就能制造超过35万个纳米塑料颗粒。在该研究调查的湖中,每升水中生活着约2.3万只轮虫。
分解成小颗粒的塑料垃圾遍布世界各地,就连北极地区、深海和高山也不例外。微塑料直径在1微米至5微米之间,纳米塑料直径不到1微米。
研究人员解释说,塑料在变成小颗粒的过程中,总的表面积在变大,而纳米颗粒更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对人和其他生物的潜在危害也就越大。纳米塑料(或其含有的化学添加剂)可能有毒,还可能成为环境中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载体。
塑料颗粒从微米大小分解到纳米大小通常需要数百年时间,主要通过物理磨损、化学反应、生物污损、高温和太阳辐射等过程实现。其中生物污损指的是,微生物或藻类在建筑物或船舶水下部分上生长。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特定的几种水中浮游生物显然可以大大加速这一过程。
在海洋和淡水中广泛分布的轮虫有强大的咀嚼器,可将吞食的藻类或生物残骸磨碎。研究人员称,它们生活在温带和热带,也就是说,生活在微塑料污染特别严重的水体里。
该科研团队将不同大小的微塑料放入装有不同种类轮虫的容器,一段时间后,再用显微镜检查轮虫并分析水样。轮虫显然经常将塑料颗粒当成食物吞食。研究人员在轮虫消化道中发现了许多纳米塑料颗粒。最终,这些颗粒被轮虫排出体外,并未在体内积累。
由于轮虫数量极多,它们在全球大概制造了难以计数的纳米塑料。(译:王勍)
原标题:研究发现轮虫在全球制造大量纳米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