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于都县脱贫摘帽 旅游功不可没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对革命老区的深情牵挂赴江西考察。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习近平总书记察看了村容村貌,并与烈士后代等乡亲围坐话脱贫。他强调,我这次来江西,是来看望苏区的父老乡亲,看看乡亲们的生活有没有改善,老区能不能如期脱贫摘帽。

今年4月26日,于都县等7个贫困县(区)宣布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江西所有贫困县实现“摘帽”。一年间,于都牢记总书记的深情厚望,多措并举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其中,以乡村旅游为抓手的旅游扶贫发挥了重要作用,让这座赣南小城焕发新生机。

村民腰包鼓

在梓山镇潭头村,红军烈士后代、退伍军人孙观发家的厅堂里,习近平总书记到访的照片格外醒目。每当说起这张照片的故事,孙观发的激动之情总是溢于言表。一年来,老孙家的生活变化更是喜人——新开了超市、农家乐和民宿,收入来源更多了。“2019年原本预计家庭收入10万元,实际收入18万元,日子越过越好了。” 孙观发说。

尽管潭头村已于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我们得带着大伙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在潭头村党支部书记刘连云看来,乡村旅游是潭头村重点发展的致富产业之一。

去年7月,潭头村成立了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162户村民入股,每户出股金2000元,共同发展“富硒宴”特色农家乐、民宿与红色研学旅游项目。此外,村里还成立了石岸潭生态农业旅游专业合作社,打造集特色农产品展销、红色研学、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

有了脱贫产业作为支撑,潭头村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45%,剩余贫困群众将被列入兜底对象,如期实现脱贫。

去年8月,潭头村被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列入免费帮助编制乡村旅游及旅游扶贫规划名单。如今,规划编制已经完成,潭头村新的旅游项目已有眉目。刘连云表示,新规划的出炉,让他对吃好“旅游饭”更有信心了。

旅游开发忙

仙下乡龙溪村近日格外热闹——于都云端康养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揭牌成立了。该公司依托龙溪村现有闲置民房和蓝莓、生姜等特色产业,打造集民宿、观光旅游、避暑、农家乐为一体的新型乡村旅游模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仙下乡党委副书记、龙溪村第一书记袁勇锋说,依托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生态资源优势,龙溪村重点发展康养旅游,从无人问津到游客源源不断,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目前,已有超过200名游客预订今年暑假龙溪民宿的床位。

近年来,于都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以赣州市建设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为契机,将乡村旅游同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的特色道路。坐落在靖石乡的4A级景区屏山旅游区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主体、景区(企业)带动的发展原则,屏山旅游区建立“政府+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其中,于都多彩屏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旅游项目开发、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等吸纳周边贫困村民就业,同时,收购蔬菜、家禽等农副产品,间接帮扶贫困户脱贫。屏山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则吸纳特别贫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合作社股东,由合作社直接配送资金作为股金入股合作社,每年参与分红。

“昔日的荒山野岭变成绿水青山,再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百姓靠山,这一步,屏山人整整走了20年。”于都多彩屏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程华颇为感慨。

扎实向前行

《于都县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逐步推进乡村旅游。一年来,以乡村旅游为抓手,于都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积极开发相关旅游线路,满足游客不同需求,增强旅游扶贫带动效应;主动跟踪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完善同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为当地群众创造良好的脱贫致富途径。

于都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提高贫困户旅游创业就业能力,他们还通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大力培养乡村旅游管理、营销、服务人才,提升乡村旅游综合服务水平。

作为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一年来,于都还科学规划红色旅游发展布局,突出打响长征品牌,加快推进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整体提升工作。目前,新长征广场、游客服务中心等已经建成。

5月14日,在于都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于都县县长陈阳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旅游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旅游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多条集“红古绿融合、娱购游一体”的精品线路,构建以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为核心、多个精品区域为支撑的“众星拱月”全域旅游框架。不断提升旅游人气和影响力,把于都建设成著名的红色研学基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和著名旅游目的地,加快塑造“长征之旅、于都出发”旅游品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于都正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切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把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建设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