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十三元白话版
十三元
其一
卑对长,季对昆[1]。
永巷对长门[2]。
山亭对水阁,旅舍对军屯[3]。
杨子渡,谢公墩[4]。
德重对年尊[5]。
承乾对出震,习坎对重坤[6]。
志士报君思犬马,仁王养老察鸡豚[7]。
远水平沙,有客放舟桃叶渡;斜风细雨,何人携榼杏花村[8]。
【译文1】
卑与长对应,季与昆对应,永巷与长门对应。
山亭与水阁对应,旅舍与军屯对应。
扬子渡,谢公墩,德重与年尊对应。
承乾与出震对应,叠坎与重坤对应。
有志之士准备像狗和马一样报答君主的恩德,仁爱的君主赡养老人会细心观察鸡和猪的活动规律。
远处的水面,广阔的沙滩,有人在桃叶渡乘船游玩;斜刮的风,细密的雨,是谁带着盛酒的器皿来到了杏花村。
【译文2】
卑和长相对,弟和兄相对。
永巷和长门相对。
山上的亭子和临水的楼阁相对,旅客寄居之房舍和军队驻扎之戍所相对。
杨子渡,谢公墩。
德高和年长相对。
承乾和出震相对,习坎和重坤相对。
有志之士希望对君上效犬马之劳,仁德之王善于养老不违鸡豚之时。
远水迢迢,平沙漫漫,有人驾着船从桃叶渡出发;清风斜吹,细雨绵绵,是谁带着酒器来到杏花村?
其二
君对相,祖对孙[1]。
夕照对朝暾[2]。
兰台对桂殿,海岛对山村[3]。
碑堕泪,赋招魂[4]。
报怨对怀恩[5]。
陵埋金吐气,田种玉生根[6]。
相府珠帘垂白昼,边城画角对黄昏[7]。
枫叶半山,秋去烟霞堪倚杖;梨花满地,夜来风雨不开门[8]。
【译文1】
卑与长对应,季与昆对应,永巷与长门对应。
山亭与水阁对应,旅舍与军屯对应。
扬子渡,谢公墩,德重与年尊对应。
承乾与出震对应,叠坎与重坤对应。
有志之士准备像狗和马一样报答君主的恩德,仁爱的君主赡养老人会细心观察鸡和猪的活动规律。
远处的水面,广阔的沙滩,有人在桃叶渡乘船游玩;斜刮的风,细密的雨,是谁带着盛酒的器皿来到了杏花村。
【译文2】
君和相相对,祖和孙相对。
夕照和朝阳相对。
兰台和桂殿相对,海岛和山村相对。
堕泪碑,招魂赋。
报怨和怀恩相对。
楚王在金陵埋金,其地显出王者之气;杨伯雍田中种石,此石生根长出美玉。
本该忙碌的相府,大白天珠帘也是静静低垂;面对边城的黄昏,画角声勾起士兵淡淡乡愁。
秋天到了,枫叶宛若烟霞染红了半山,此景足可倚杖欣赏;夜晚来临,梨花被无情风雨打落满地,此情堪伤不愿开门。
原标题:笠翁对韵十三元解释白话版(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