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推动更多“小而美”国际合作项目落地开花

“2021年以来,我们已经立项实施了一大批‘小而美’的项目,其中菌草、青蒿素、杂交水稻、鲁班工坊等都已经成为优质的国际合作项目典范。”10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唐文弘在介绍我国对外援助事业发展情况时表示,“小而美”已经成为中国国际发展合作领域的高频词。

在诸多“小而美”的国际合作项目中,科技扮演了重要角色。菌草技术是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在20世纪80年代发明的技术,其核心是“以草代木”。菌草作为一种草本植物,既可以充当饲料草,又可用于制作食用或药用真菌的培养基,还具有防沙固沙等功效。该技术从中国福建一路走进亚非拉和南太平洋国家,目前已经推广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当地民众誉为“幸福草”“致富草”,尤其在解决当地女性就业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对外援助和国际合作的“金字招牌”。

除菌草技术外,更多带有“中国烙印”的科技合作项目正为越来越多国家人民带来福祉。唐文弘介绍,青蒿素作为我国首先发现并成功提取的特效抗疟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我国通过向科摩罗提供青蒿素技术援助,使当地疟疾发生率下降98%,并实现零死亡;杂交水稻技术是我国农业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作出了重要贡献。莫桑比克使用这项技术之后,每公顷水稻产量从1.5吨提升到8吨,极大改善了当地粮食生产状况。

“科技与管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动力,人才是各国发展的根本支撑。”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赵峰涛表示,中国的对外援助与国际发展合作不仅有“授人以鱼”的“硬援助”,同样有注重“授人以渔”的“软援助”。人力资源开发项目也是典型的“小而美”项目。例如,鲁班工坊作为我国打造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品牌,已为合作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相关援助项目正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推进实施。

70余年来,我国对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已覆盖17个领域、100多个专业,除了农林牧渔等传统强项外,还不断拓展5G通信、北斗卫星、移动支付等新兴合作领域。“我们还开展了500余期治国理政专题培训,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远播海外。”赵峰涛介绍,目前,我国已为全球180多个国家和组织开展了约1.5万期培训项目,累计培养各类人才40多万名,有效提升了各国相关领域的发展能力。学员覆盖各个层级领域,遍布五湖四海,在各自国家的建设和国际事务协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记者都芃)

原标题:科技推动更多“小而美”国际合作项目落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