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资讯
10月2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联合公报》发表。《联合公报》指出,各代表团团长强调进一步加强成员国间文化、教育、科技、环保、卫生、体育、旅游和青年政策等领域合作的意义。各代表团团长注意到上合组织成员国旅游部门负责人会议成果并一致认为,应进一步加强上合组织成员国旅游合作。
10月26日晚,“你好!中国”中东北非地区发布仪式在阿联酋迪拜举行,阿联酋文化、旅游、媒体等各界人士120余人参加活动。
10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在北京会见巴林工商大臣法赫鲁,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巴林王国旅游部旅游合作谅解备忘录》。饶权表示,中方愿与巴方共同促进旅游新产品开发,推动中巴互为旅游客源地、目的地,助力中巴人文交流迈上新台阶。
10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数据情况。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36.74亿,比上年同期增加15.80亿,同比增长75.5%;居民国内出游总花费3.6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14.4%。
地方动态
10月29日,世界最佳旅游乡村联盟成立暨浙江省乡村旅游“五创”行动启动仪式在湖州安吉举行,文化和旅游部为8个“世界最佳旅游乡村”授牌,《余村宣言》发布。
10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公告,拟开展优秀地方旅游标准遴选推荐活动。根据公告,此次申报时间为2023年10月30日至11月20日,申报对象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级地方旅游标准。公告还明确,对获奖的优秀地方旅游标准进行宣传并颁发证书。
今日观点
当前,我国已步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游客数量报复性复苏增长的形势下,旅游服务质量方面的诸多问题也随之出现,传统的市场检查、游客满意度调查等旅游服务质量监测手段难以适应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要求,服务质量监测不精准、管理措施不到位的问题凸显,新形势下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创新服务质量监测方式,提升服务质量监测水平。《中国旅游报》近日刊发《树立大数据观念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监测能力》一文,作者是文化和旅游部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杨超。
文章认为,树立大数据思维,探索利用大数据开展旅游服务质量监测,服务于行业治理,是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一是树立大数据观念,赋能高质量发展。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将大数据应用于行业治理的方方面面,从数据收集者转为数据分析者,通过数据掌握行业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和消费需求,让数据成为决策依据,提高政策精准性。二是利用好现有数据,探索开展服务质量数据监测工作。不断扩大数据来源,填补数据空白,完善数据监测指标体系。三是完善大数据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大数据整合能力。从国家层面出台大数据应用方面的政策和标准,提高政府部门的大数据获取、管理和应用能力,让大数据服务于国家治理,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四是发布大数据质量监测评价结果,扩大大数据监测的社会影响。总之,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应用好大数据可以让政策更精准、监管更高效、服务更完善,是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原标题:文旅下午茶(2023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