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科普与减防灾服务能力建设研讨会举行

10月13日是第34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为了更好地服务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和实践,10月13日,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在山大青岛校区举办了以“应急科普和减防灾服务能力建设”为主题的研讨会,邀请相关政府部门、学术界和社会力量共同探讨如何做好科普工作和韧性建设。

应急科普是应急管理实践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应急科普能提升公众的风险意识,增强社会的应急处置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研讨会就“应急科普与减防灾服务实践”“应急科普应该怎么做?”等主题展开了讨论。

国家减灾中心灾害信息部(农村减灾研究室)主任张云霞介绍了当前我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方式与方法,认为应抓住大灾契机并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推进本土应急科普工作。

应急管理部宣教中心研究员张英和中国科普所副研究员王丽慧从应急科普能力的重要意义、政策保障、建设现状以及现实阻碍等方面对我国当前应急科普工作进行了全面剖析。

地震出版社副社长王有涛和编辑李肖寅进一步指出我国应急科普工作存在“大人不愿看,小孩看不懂”的共性不足以及针对性欠缺等问题,倡导各出版社应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和兴趣将防灾减灾专业知识进行创造性与定制化的转换输出。

最后,北京教育学院的教授李雯和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伍国春对如何开展应急科普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讨论,提出未来应急科普应遵循“理论研究+政策设计+实践探索+能力建设+家庭和社会”的实践路径;并强调我国应急科普工作应充分吸纳地方性灾害管理知识。

本次研讨会围绕我国应急科普与减防灾服务能力建设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讨论,特别是组织相关实务部门和学术界进行了深入的分享和交流,对提升应急科普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动应急管理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原标题:应急科普与减防灾服务能力建设研讨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