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邦节的风俗作文?我的故乡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的开斋节,被回族群众视为一年中最尊贵的吉庆之月这一天,全国将有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要祝贺自己的节日按照回族的习俗,每年,我都要在家乡参加这一年一度的隆重庆典 ,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古尔邦节的风俗作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古尔邦节的风俗作文
我的故乡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的开斋节,被回族群众视为一年中最尊贵的吉庆之月。这一天,全国将有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要祝贺自己的节日。按照回族的习俗,每年,我都要在家乡参加这一年一度的隆重庆典。
先天晚上一夜雷雨,清晨放晴,云开日出。深秋的阳光和煦的照耀着冬犁过后的田野,显得格外明亮和开阔。这是银川平原上的一个普通村镇。
早上六点,清真寺望月楼上的四个喇叭同时响起。独特韵味的穆斯林音乐欢快地在大街小巷荡漾。离老远就看到清真寺那碧绿色圆顶上高耸的星月杆,在初升的朝阳下精光四射。这独具阿拉伯风格的建筑,隐现在薄雾和绿树之中,使古老的村镇更增添了一种浓郁的民族风情。
清真寺大门口两旁,插满了五彩缤纷的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像是在热烈欢迎我的归来。门柱上的古兰经对联和跨街横挂的条幅,相互映照,衬托出一片喜庆。人们喜气洋洋的从四面八方向寺里走来,男的头上戴着一色的白帽,大家见面后亲切的拉着手,互道着穆斯林的祝安词:“安塞俩目,迩来库目”。那意思是,“愿真主赐福给你”。热情的问候和真挚的祝福洋溢在寺里寺外。
寺院里摆放着两排桌子,挤满了交纳“天课”的穆民群众。“天课”也叫开斋捐,按照教法的规定,应是每个穆斯林必须承担的义务,
但现在已演变成一种不加干涉的自觉行为,数额多少也完全自愿。我走过缴纳了我的心意顺便去看了一下礼单,有交数千元的,有交数百元的,也有交10元的,多少不等。那是教门的一种“乜提心”。我注意到,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也纷纷派来了代表,并递交了贺礼。
有一位60多岁的老年穆斯林,交了天课后又喜笑颜开的额外交了100元。我听到他解释说,是为刚生了的孙女而举的“乜提”。我懂得他那
寺里的“水房”门口,有人在等着沐浴。按规定,参加聚礼的穆民那是必须要先洗“大净”,也就是洗净全身,然后换上洁净的衣服才可参加典礼。
10点钟左右,寺院里密密麻麻井然有序地坐满了前来参加聚礼的群众,清真寺管委会负责人宣布庆典开始。首先由阿訇诵读了“古兰经”首章并作了开斋节致辞,然后是参加庆典的上级领导讲话,最后是管委会负责人向大家作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发言内容都是爱国爱教,团结进步,建寺爱寺等等。
将近中午的时候,典礼结束,全体穆民步入礼拜大殿开始进行开斋节聚礼。
通体洁白的大殿里铺设着绿色的地毯,给人一种清纯肃穆的感觉。身着白色长衫,头缠米黄色围巾的教长,排在最前边。数百人整齐划一的列成横队,面向西方圣地麦加的方向进行礼拜,祈祷。然后,教长手持圣仗登上宣讲台,再次诵读“古兰经”篇章。人们表情凝重,满脸虔诚。庄严的经文声在大殿里回荡,似乎带着人们的心灵飞向了那神秘的天国。
下午开始“走坟”,这是开斋节的重要活动。一家男人集体来到埋葬亲人的坟地,在阿訇诵起的经文声中,大家默然垂立,向亡故的亲人寄托着哀思。在阿訇的带领下,大家伸出双手,放在脸前,进行着一种叫作接“嘟哇”的仪式。据说这样就可以和另一个世界进行沟通,亡人的在天之灵就会知道你的到来。每个人都是表情肃然,就连几岁的娃娃也很认真,因为大人告诉过他们,没见过面的姥姥,或者老爷就歇息在这三尺黄土下边。
开斋节的那几天,我在家受到了亲戚们的盛情款待。无论在哪家作客,摆满菜肴的饭桌上都离不了一种叫作“油香”的食品。那实际是一种油炸的圆形面食,这里有一个悠久的传说。说是先圣穆罕默德打了胜仗,但他不接受富人家的邀请,而是去了一家贫困的家庭。那个贫困人家只有拿出唯一的“油香”来招待先圣。先圣吃得很高兴,还用右手扯开来分给孩子们。于是“油香”就流传至今,而且吃油香一定要掰开吃以表达一种对主人家的尊敬!
我和许多赶回家来参加开斋节的同乡们一样,不仅是在履行一种宗教信仰的权利和义务,还包含有一种深厚的情结。因为故乡的黄土地里长眠着先我们而去的亲人,他们在期盼着开斋节这一天的到来,他们知道我在这一天一定会回去看望他们的。因为我在梦中总是听到那种亲情的召唤:你是故乡的儿子,你是一名回族穆斯林!
关键词:
古尔邦节
原标题:古尔邦节的风俗作文(古尔邦节的风俗作文怎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