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十二虎臣远不如五子良将(京口北固亭上从)

辛弃疾,出生在被金人占领的山东历城。自幼受祖父影响,胸怀起兵抗金复国的壮志。他21岁时,乘金主完颜亮南侵的机会,聚集起两千人的队伍,起义抗金。随后他率众投奔南宋朝廷。

66岁时,他出任镇江知府,此时距南来已有40余载。但这40余载,他不被南宋朝廷重用,一直没有得到北伐抗金的机会。胸中壮志,难以实现。恰好此时宰相韩侂胄(tuō zhòu)想用北伐做幌子,来笼络时人,以提高自己的威望,扩大自己的权势。镇江又是一个地势险要的军事重镇,辛弃疾来到这里就积极备战练兵,积蓄军事实力,准备北伐,打算有所作为。他登上京口北固亭,北望神州,想到孙权当年在此鏖战的英雄之事,不禁有所感怀,写下了一首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江东十二虎臣远不如五子良将(京口北固亭上从)1

京口北固亭

但不久之后,辛弃疾便发现,所谓北伐,不过是权相韩侂胄(tuō zhòu)为了邀功罢了。他只想草率出兵,并无万全计划;而朝廷则毫无北伐复国之决心。辛弃疾深感失望和气愤,又登上京口北固亭,创作了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江东十二虎臣远不如五子良将(京口北固亭上从)2

北固山风光

壮心不已: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虽已是66岁高龄,但一提起北伐抗金,就意气风发,豪情满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这里用一设问,使行文顿生波澜。站在北固楼上,北望神州,尽是满眼风光,境界开阔。神州大地,辛弃疾已挂念了一辈子了,想着不久以后就要北伐,收复失地,不禁更觉亲切:满眼都是秀丽风光!这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赞美。在这赞美当中,我们感受到了他必胜的决心,似乎那被金人占领的土地已是囊中之物。在这赞美当中,我们感受到了他对祖国的深沉的爱,大好河山无处不美,无处不是风光啊。

祖国不仅山川风光宜人,而且历史悠久。他又用一设问: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千年之中,兴亡之事到底有多少呢?作者只给了两个字:悠悠,太多了,不计其数,正如眼前的江水一般是“不尽”的。你只看到它滚滚东流,却不知道它何时是个尽头,就如历史上的兴亡之事。此句化用杜甫的“不尽长江滚滚来”,只改一字,情景交融,历史与现实交融,浑然一体,为下阕写孙权做了铺垫。

江东十二虎臣远不如五子良将(京口北固亭上从)3

不尽长江滚滚流

孙权始置京口镇。立于京口北固亭上,看着悠悠长江水,想到悠悠历史往事,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吴大帝孙权。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他年纪轻轻,就拥有百万之众,占据东南一隅,但不苟安,不怯战,有争雄天下之心,奋战不息,乃少年英雄。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天下英雄当中能与他匹敌的也不过是曹操与刘备二人,况且曹操当年也盛赞道:“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通过对比,通过敌人的赞赏,突出了孙权的英雄了得。

江东十二虎臣远不如五子良将(京口北固亭上从)4

孙权塑像

这首词情景交融,将眼前的壮丽景色与悠远的历史时空交融在一起,境界壮阔深远。诗人热情歌颂孙权年轻有为,占据东南,却不偏安一隅,能奋战不休。这既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嘲讽,更是诗人满怀豪情的展现。他虽已年老,但壮心不已,仍想着像孙权一样,为北伐抗金,收复故国家园,奋战不息。他想象着在将要来到的北伐当中,大展拳脚,像当年孙权震慑曹操一样,让敌人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喟叹!

壮志难酬: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辛弃疾虽热切盼望着北伐,但他是非常理性的。没过多久,他就意识到韩侂胄北伐的欺骗性。当他再次登上京口北固亭时,已无心欣赏这里的“满眼风光”了。他叹息道: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这感慨来得深沉。他来到此地只为寻觅英雄的踪迹,可是他只看到,江山千载悠悠,不变丝毫,而英雄早已无处可寻。想当年孙权大帝,在此留下多少繁华风流,如今都已被历史的风雨吹打消散,再也找不到一点踪迹。

既然英雄的仲谋已无迹可寻,那么当年在此起兵北伐的宋武帝刘裕可还留下些踪迹?但他只看到: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江东十二虎臣远不如五子良将(京口北固亭上从)5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回想过往,宋武帝刘裕在此起兵北伐,金戈铁马千万,威震万里,势如猛虎,令人振奋,让人向往。然而思绪回归,低头望去,寄奴(宋武帝刘裕的小名)曾住的地方,已是荒草萋萋,杂树丛生,一抹夕阳给它涂上了一层英雄落幕的苍凉色彩。

追寻孙权、刘裕的踪迹不得,诗人只落下个“时无英雄,小人当道”的慨叹,暗含着对韩侂胄的讥讽刺责,更是慨叹自己宏图壮志难酬的悲哀!英雄不在,小人当道,只会像元嘉年间那样: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兵北伐,幻想获得如霍去病一般,追击匈奴千里,在狼居胥山封山纪功。但你好大喜功,思虑不全,怎么会取得胜利?真是痴人说梦,最终只落得仓皇逃窜,狼狈不堪。这不是历史教训吗?韩侂胄你怎敢再重蹈覆辙呢?对韩侂胄的北伐诗人已不抱任何希望,而是充满了深深地担忧,自己的壮志雄心又得再拖一拖了!他不禁想到自己南来已有四十三年了: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四十三年前,诗人率兵南下,投奔朝廷。当时金人四处侵略,现在抬眼望望自己走过的路,那时的烽火硝烟还历历在目。金人可恨,国耻要雪,故园要复,这是他不变的追求。可令人担忧的是,百姓们已渐渐忘却过往,已屈服于异族统治了: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佛狸祠是拓跋焘当年追击刘义隆所留下来的一座行宫,这是异族侵略统治的象征。然而如今,百姓在这里供奉不断,香火旺盛,常常有乌鸦来偷吃贡品;祭祀土地神的活动热闹非法,鼓乐震天。百姓安居若此,麻木若此,北伐大计又如何实现得了呢?

诗人在这首词里注入了深深的理性思考,他为北伐大计担忧,为国家朝廷担忧。他在警告朝廷:应周全安排,早下北伐决心!然而如此赤胆忠心,谁又能看得到呢?自己空怀宏图壮志,满身武艺,却比当年的廉颇更惨: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江东十二虎臣远不如五子良将(京口北固亭上从)6

廉颇负荆请罪

廉颇虽老,当秦国攻打赵国时,赵王还能想起他,派人询问。而我如廉颇一般,虽年事已高,然报国之心始终如一,时刻准备为国效命,但这么多年怎么就迟迟等不到朝廷的召唤呢?这真是悲凉凄惨!壮志难酬的愤懑就在这反问中一涌而出!

英雄情结
北宋败亡,半壁江山沦落异族之手,而南宋朝廷不思进取。如辛弃疾一般的志士,一心想着北伐抗金,收复故土。但这与朝廷的想法相排斥,他们常常被排挤打压,受不到重用,空有壮志,却无力实现。他们就对英雄充满了期望,期望着英雄出现,呼唤着英雄出现,来改变现实。

辛弃疾在34岁时,曾写下一阕《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那时他年轻气盛,面对壮志难酬的困境,他“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悲愤不堪,孤独寂寞,不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他自认英雄,却无用武之地,最终只能对风洒泪,拳锤栏杆,无可奈何!

66岁时,他没有了年少时那份气盛,不会再把自己比为英雄了,但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却萦绕心间。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他热情歌颂少年英雄孙仲谋,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他想到宋武帝刘裕北伐的盛景:金戈铁马万里,势如猛虎下山。

江东十二虎臣远不如五子良将(京口北固亭上从)7

金戈铁马

英雄,在辛弃疾的一生中,常伴其左右。他仰慕英雄,追怀英雄事迹;他自比英雄,思建英雄功业。但最终化为泡影,壮志未酬。他虽在当时未成沙场英雄,却给后世留下了一个词中之龙,此亦英雄!

,

关键词:

原标题:江东十二虎臣远不如五子良将(京口北固亭上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