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言论,FCA的CEO马尔乔内说过(剩6家),长安汽车的总裁朱长荣也说过(剩5家)。总之汽车行业从不是件滋润的事,而大多数企业都将变成一个时代的注脚。
但那样的“未来”,一直是可预测而不可想象的,因为它符合逻辑却不符合常识。会是哪三家,通过什么方式,以怎样的姿态活下去……可以说毫无头绪。也因此,这个势必会干掉大多数人的格局,显得脱离群众、脱离现实。
然而,最近我国自主企业之间的一些动向,让人开始有了展开具象向往的方向。
前有一汽、东风、兵装高层再换防,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是一种合并重组的信号,一个宏大的国家队犹如“在弦之箭”;
后有昨日,由《汽车公社》爆出《吉利酝酿收购北汽》,则让人看到了一种民资势力。
文章表示,从多个渠道了解到,“吉利已经接洽北汽集团,洽谈收购股权事宜。”并给出了吉利收购北汽股份的两个基本出发点:
一是希望通过“诏安”扫清和戴姆勒深入合作的障碍。
今年初吉利通过二级市场收购了戴姆勒集团9.69%的股权,成为后者的最大股东。无论是后续的表态,还是一贯的风格,业界判断吉利都不会只满足于财务投资的红利。
然而吉利并未有戴姆勒的董事会席位,在推进合作上缺乏话语权。而戴姆勒在中国又早早有了北汽这个合作伙伴。戴姆勒董事会主席蔡澈也多次表忠心,强调未来发展会和现有合作伙伴共同商议。
因此,吉利想要开展和戴姆勒的实质性合作,共谋大局之前,必须先“摆平”北汽。
二则是应承国家战略层面上,国企民企共同做大做强自主汽车工业的号召。
文中有一句行业人士的评论,非常提纲挈领,“政治正确带来的可能性,永远比修建长城带来的安全性要大。”
这篇报道迅速被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简明有力地否认:“胡说八道!”
很快地,吉利和北汽还跟进了公开声明,称之为“毫无依据,属不实信息”。有意思的是,双方采用了联合声明的“省纸模式”:
然而,对环保毫无兴趣的媒体抓住了双方公章同时出现的细节,如果不是哥俩好又如何做得到?
这样的质疑又迅速得到了“涉事人士”的回应,“盖章,扫描,盖章,扫描,文件。”
然而,基于对企业效率的惯常理解,不少人仍旧未能打消“云盖章”背后一定暗藏玄机的考虑。
此外,车聚网还指出了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在联合声明中并没有将原报道定性为“造谣”,也没有任何要追责的意思。这和一般的操作有些不一样。
直到现在,这篇“胡说八道”“毫无依据”的报道,仍旧能好好地打开。
当然,我们必须严肃对待双方的“否认”。
退到底线讲,不论是否真在进行,不论是否终将实现,毕竟双方旗下都是有上市公司的,不可能通过这种媒体爆料的方式承认什么,更别说是收购相关的重大事宜。
所以,比起事实,“否认”更是一种机制。未来的结果对当下的否认不存在追溯,现在的否认对未来的结果也不承担指导意义——至少我是这么理解的。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再来看这件事,它的性感建立在可行性上。
首先,是政策上,吉利可以通过国企混改介入北汽。国企改革是国家大潮,而据新华社讯,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4月表态,我国支持民资、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也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至于民资(吉利)如何能在混改企业(北汽)中发挥“催化”作用,谨防带节奏,这里援引新华社的采访解读,作用有三:
第一,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民资的进入,能有效解决过去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股权结构的调整带动治理结构更加有效制衡、规范运转;
第二,通过“引资本”促进“转机制”,完善市场化的选人用人制度。混改之后,能施行激励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唤醒沉睡的人力资本。
第三,有机融合国有资本的规模、技术优势,以及民资的创新能力、管理优势,提升企业资产效益和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强核心竞争力。
按照这样的设想,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1 1 2的联合结果。
其次,从吉利的历史记录来看,它也不差钱这么做。
吉利手头能有多少现金流,不得而知。公开的部分只有上市的吉利汽车,根据2017年的财报,其去年现金结余(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有134.15亿元。
不过,比起自持,吉利在并购上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融资。据第一财经此前的报道:
收购戴姆勒的90亿美元,完全通过吉利海外公司在海外资本市场运作而来,兴业银行和摩根斯坦利两家分别融资筹款,利息相当于戴姆勒分红,因此对吉利本身来说财务风险不大。
而再之前收购沃尔沃的25亿美元,则是国内和海外融资各占一半,而在吉利81亿元的国内资金投入中,有70亿元是来自几个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
有所图,并且有所途,尽管并不意味着吉利一定会这么做,但是的确让人禁不住想象一个大自主汽车集团的强盛。毕竟,这还是由近些年来无往不利的吉利操持啊,说能称霸银河大概也不算捧杀吧。
回到题目,至于第三家会是谁呢?
纯属私议,我把自己的五毛押宝在上汽。毕竟按照其4000多亿的市值,它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车企,自力更生的能力不容小觑。你说呢。
(本人不持有上述任何公司的股票 [附上一个透露着贫穷的微笑])
,
关键词:
是不是
原标题:吉利是不是最强车企(假如只剩下三家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