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日记情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坐标——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革命文物特展”上,珍贵的巴金《赴朝日记》和著名作家黄谷柳拍摄的战地照片与大家见面了。这份“战地日记情”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段尘封的往事。

在此次展览中,重中之重展示了巴金《赴朝日记》的真迹,这是巴金两次作为团长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奔赴朝鲜前线,在战场上写下的珍贵战地日记。

巴金、黄谷柳二人,都曾亲赴抗美援朝战争前线,在黄谷柳留下的赴朝照片中,巴金也出现了多次。我们可以看到,巴金军服的上衣口袋里总是插有两三支钢笔。其实,内里就装着这个宽74毫米、长122毫米的小日记本。淡黄色的纸页上面印着蓝色横线,双面书写,总计89张,写了约4万字。

1952年4月9日,巴金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他还把将士们吃住在前线坑道里的生活以及在炮火硝烟中的战斗故事倾情记述,写成小说《团圆》,于1961年8月发表在《上海文学》上。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努力钻进生活,成为志愿军大家庭的一分子。他鲜活的文字,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1964年,《团圆》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改编为电影《英雄儿女》,至今仍激励、鼓舞着中国人民。

展览墙上,有原版放大的巴金日记:

“跌了一跤,相当重,不过我还有力量支持下去,站起来,就继续往前走。”

“我在床上想着阵地生活,听见土落下的声音,听见滴水溅水的声音,也想到洞子塌下的事,想起自己的家的时候也有,但更多想到战士的生活,对战士的心情好像有了更深的体会。”

“昨天很暖,今天相当冷,旧历十月十一,月色朦胧。”

遥想那时云追月,一轮圆月挂在天际,是巴金在夜深人静的朝鲜战场思念祖国和亲人。

1951年,作家黄谷柳受到抗美援朝战火的召唤,带着他心爱的武器——相机参加了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入朝三个月,他走遍战区,写出了朝鲜战地通讯散文集《战友的爱》,并拍下了大量战地纪实照片。1952年初,全国文联组织以巴金为首的文学艺术家“朝鲜战地访问团”,他参加并第二次进入朝鲜,在长达300多天的战地生活中,他一直跟随战地慰问团深入到38军部队前沿阵地,参加了三八线防御战和太香山峰腰部的守备战,拍下了大量照片,真实记录了战场上战友们不畏强敌的战斗情景和巴金等艺术家深入前线的英姿,同时记下了几本写满“芝麻小粒子”般的战地日记。

在前线,黄谷柳既写作又拍摄,积劳成疾,前线的指战员想念他、惦记他,纷纷给他寄去慰问信:

“黄谷柳同志:您的病怎样了?近几天会好些了吧?同志们都在关怀、渴念着您,愿您早日痊愈。”

“您对人诚恳,工作认真的作风,使部队的同志感到格外亲切。许多文艺工作者,都愿以你为学习的榜样。”

“亲爱的作家:你来咱们连已有好久,对咱们帮助很大,给我们很多的知识、帮助,我们进步不少……”

黄谷柳拍摄的抗美援朝照片,被高度评价为研究抗美援朝战争最重要的历史资料。此次展览中,最打动我的是一张拍摄于1952年10月6日的黑白照片,是黄谷柳到烈士的临时坟地上凭吊。在281.2高地上,一只小猫从洞穴里蹿出来晒太阳,一束温暖的阳光正好从头顶洒下,黄谷柳把它轻轻抱起,请一位士兵给他拍下的这张照片。保家卫国的战场上,我们更爱和平。

作为战士的黄谷柳,我们不妨用诗人郭小川的诗句赠与他——“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而巴金先生说过:“一个年轻的朋友写信问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回答他,‘做一个战士。’另一个朋友问我,‘怎样对付生活?’我仍旧答道,‘做一个战士。’”

巴金与黄谷柳在战地的故事,不仅存于日记的文字中,也永久地留存在照片里。这不仅是两位作家的深情永驻,更是作家们为抗美援朝战争留下的永不磨灭的记忆。

原标题:战地日记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