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道教建筑群分布于绥中县范家乡三山的山脚、山腰及山顶等处。三山,位于绥中大地中部范家乡与前卫镇交界处,西距绥中县城32公里,属燕山余脉,主峰海拔710米,因三峰并立而得名。三山,古称三州山,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又一度号称“东岐山”。三峰并秀,峭拔雄奇,石河、狗河分别从南北两侧流过,明代辽东边墙从其东南侧跨过,留下城台、营堡遗址多处。三山是绥中的镇山,也是辽西名山。“三山耸峙”为明代前屯卫八景之首,是历代诗人歌咏的对象,诸如“奇形鼎足青霄立,秀色莲花紫极开”(明代叶应骢《前屯卫八景》诗),以及“鼎足成行排峭壁,疑是巨灵擘于洪荒年”(清代陈德懋《登三山歌》),都是广为流传的诗句。三山南麓弥勒寺,金朝时(相当中原南宋时)已是一座香火很盛的佛寺,有出土残碑可资证明。明清两代,道教全真教派传入本地区,选中三山为洞天福地,开设道场。从清代至民国,先后有张(名俭)、陈(绰号陈八聋子)、孙(名号不详)、石(名玺)等著名道士在此-。现存有六宓楼一座,天井一处及凌云阁、圆通寺、弥勒寺、普济堂等遗址多处圆通寺依山势而建,坐西南,朝东北,有正殿五间,两侧偏殿各三间,均为硬山青瓦顶。正殿供奉关羽、岳飞、文天祥,还有观音菩萨及吕祖,偏殿分别供奉三霄娘娘和雷公电母。正殿悬匾一方,上 书“乾坤正气”,为天津著名书法家李又白题写。凌云阁供奉张俭及黑白二蛇仙。传说张俭是三山最早得道飞升的道士,而黑白二蛇仙是三山的山神。凌云阁山门门额上“凌云阁”三字,为当地名士邓树滋所书。六宓楼建于1939年,位于三山主峰之巅。其形制为六角三层单檐六脊攒尖顶,二、三层逐层内缩,水泥制仿木结构斗拱挑出楼檐,檐下有枋、梁及柱承托,柱间有栏板相连,构成回廊式廊檐。从立面看,一层为每面四柱三间,二层为每面三柱两间,顶层为每面两柱一间。
三山宗教文化园
三山宗教文化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