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建筑的大门口,通常会有一对石狮子。它们一公一母,威严庄重。狮子并不是中国本土动物,而是来自于西亚、非洲。那么,狮子为何会成为古建筑的一种身份符号呢?
早在汉代,黄河流域的中原人就向西探访交流。传说狮子最早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时期,正式的文字记载则见于《汉书·西域传》,狮子被当作“礼品”献给朝廷,从而来到中原地区。也有一种说法,指佛教传入时,带来了“狮子”一词。狮子是威猛凶残的食肉动物,而其凶猛的形象渐渐被神化,人们认为其与中国古神话中的神兽狻猊较为相像。相传文殊菩萨显圣到五台山传法的时候,坐骑就是狮子,由此,人们开始喜爱狮子,并将其作为吉祥的象征。
狮子的造型最初被雕刻成石兽放置在墓前镇守,意为守护神灵,帮墓主祛邪避凶。后来狮子造型的神兽变得越来越大,为显示权贵,统治者在宫廷门前摆放石狮显威,人们纷纷效仿,打凿石狮放置在寺庙、桥望柱、村(路)口及自家门口等重要显眼的地方,演变成了辟邪的建筑装饰物。
北京中轴线上古建筑众多,古狮有几十对,包括石狮、鎏金狮、铜狮,是级别最高的古狮,是北京城中的极品。在封建社会里,这些古狮是历代帝王显示皇权威严的神兽,也是作为点缀门面的饰物。这些古狮的造型及制造过程,包含着中华民族的高超工艺和艺术精粹,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
正阳门多对石狮为明代雕刻
北京的中轴线以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贯穿南北,约八公里长。
明代建都城时,确定了以中轴线为中心的对称方式建设皇城。中轴线南起永定门,经天坛和山川坛(先农坛)中间往北;正阳门(箭楼和正阳门楼)、大清门、千步廊、前金水桥、天安门、端门;进紫禁城午门、后金水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御花园、钦安殿、顺贞门、神武门;再过景山绮望楼、万春亭、寿皇殿、地安门,万宁桥;最后到鼓楼和钟楼止。
“主座朝南,左右对称”是中国传统的主要建筑平面构成的准则。“唯王建国,辨方正位”,面南为尊,是建筑中轴线的设计思想。中轴线的建筑是以对称布局为主,而对称的布局自然会产生强烈的中轴效果。实际上,北京城内的东西两城地域面积并不相等,而是东小西大。中轴线并不等于中心线,北京城东城墙到中轴线的距离,比西城墙到中轴线的距离短二百多米。从正阳门到崇文门的距离要比它到宣武门的距离近二百多米。
先从中轴线南端的永定门开始说,永定门是北京外城的正南门,建造晚于北京内城。其修建年间大约在明嘉靖时期,城门前未设置石狮。
正阳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由箭楼、正阳门城楼和瓮城组成,地理位置在北京城中轴线南段上,又为北京城九大城门之首。因城门楼建筑坐北朝南,面对太阳,所以称正阳门,俗称前门。
正阳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十一月,当时的朱棣皇帝命令把元朝时的南城墙(今长安街一线)向南移一华里多,建筑新城墙。到明正统元年(1436年)十月,太监阮安、都督同知沈清及工部尚书吴中等,奉旨率领军夫数十万人,开始建筑京城九座城门楼,历时四年,于正统四年(1439年)四月竣工。正阳门是九城门中规制最大、等级最高的城门,城门楼几经磨难,多次大规模翻修、复建、改造。
原来正阳门箭楼前有石砌护岸的护城河,河水自西向东流淌,河上横跨宽大的石桥,名为正阳桥。正阳桥两侧望柱刻有石狮,桥南有一对石狮和一座高大的五牌楼,向南是前门大街,直通永定门。民国时期,护城河被填平成马路,正阳桥也被拆除,一对石狮则北移到箭楼城门洞前,现在是京城中轴线最南端的一对石狮,可称京城第一守门石狮。这对石狮为明代雕造,身躯高大,气势威严,高为2.2米,加上底部的基座,共高约2.85米。其造型风格属明代初期,石狮背直蹲姿,后腿略小收屈,身体和四肢雕刻简洁圆厚,胸前宽锦带颈圈雕连续凸回纹,三只叭嗄兽头各口衔一物,中间是一銮铃,两肩是缨穗。四爪的爪趾肌肉丰满突出,前腿内侧多雕一小爪趾,不知代表什么。这种石狮前腿侧有小爪趾或小圆钱纹,此种表现形式一直到现在还有应用。狮头平视,头顶额头肌肉隆伏,脑后鬣毛卷整齐排列,双耳朝后,紧锁双眉瞪圆眼,鼻头圆圆,嘴阔,口大张,前牙平齐獠牙锋利,舌头上翻,如似大声吼叫,显示出守门兽的凶猛、不可一世和除鬼祛邪的神情,使人看后有一定的心理震撼感。
《中国石狮造型艺术》中这样描写:正阳门箭楼外守门狮,全身呈三角形,稳如泰山,蹲坐在须弥座上,张口瞪目,注视门前,有一种威严的气氛,与天安门石狮比较,胸部宽阔,脑门与两颌都有突出的肉块……
正阳门箭楼后还有两对移来的石狮。正阳门箭楼两侧原接瓮城城墙,内有砖砌斜坡形的马道,供兵卒巡防上下。1915年6月16日,由当时的内务总长兼北京市政督办朱启钤主持,请来外国工程师设计,对正阳门进行大改造,拆除了连接正阳门城楼和正阳门箭楼的瓮城城墙以及东西闸门,使正阳门城楼和正阳门箭楼成为单独的建筑。箭楼箭窗上加装饰弧檐,东西两侧增筑了悬空月台,加了西洋浮雕,并砌磨光对缝石台阶东西各八十二级。为增加点缀之物,又将圆明园废墟中的石狮和青龙桥西功德寺前石狮运来,分别放置到台阶下口处。此外,还用石块加高了石狮的基座,所以现在看到的石狮有四层基座石。
这两对石狮从体积看差别不大,从外观看东侧石狮好一些,造型工整,雕刻花纹细,可能是圆明园的一对。两对石狮主要差别:东侧的石狮头部占全身比例大,额头方鼓,肌肉雕刻夸张,双耳圆而下垂,头微向下低,大嘴张开,前肢呈圆柱形,雄狮基座上有刻花锦球表示权力象征,雌狮爪下仰面小狮;西侧的石狮整体造型略简洁一些,头部占全身比例略小,前额扁,耳向前叩,椭圆眼,嘴张似吼,前肢呈方柱形,被自然腐蚀的程度比东侧的石狮好一些,说明两对石狮石质有差异。总之,东西这两对石狮是出自不同的工匠师傅之手,它们比城门洞前的大石狮雕造时间要晚若干年。
正阳门城门洞前的一对石狮也是明代造,这对石狮原不是正阳门前的石狮,现在摆放的位置是移动几次后的结果。清代《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室》记载:“正阳门之内为大清门,三阙,上为飞檐崇脊,门前地正方,绕以石阑,左右石狮各一,下马石各一。”另据清朝末年的历史照片,可清楚地看到大清门前左右有石狮,其形状与现石狮形状一致。
这里提到的大清门,初称大明门。大明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北京皇城的正南门,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瓦三门洞的砖石建筑,门内通往千步廊至天安门。“大明门”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改称“大清门”,1912年10月9日再改称“中华门”,门前广场中心大道旁放置石狮一对。几十年后,1954年扩建天安门广场时拆除了中华门,门前石狮被移到正阳门箭楼与城楼之间,当时正阳门城楼下东有关帝庙,西是观音大士庙,中间南北是一条石铺的道路,石狮摆置在石道中心的两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修建北京地下铁道,工程要从两座城门楼中间通过,就把两座古庙给拆了,石狮在中央碍事,为省事向北移到现在正阳门城楼门洞前两侧的位置,几百年来,这对石狮的位置被移动过三次。
原在大明门(大清门)前的一对石狮为低头蹲坐,狮头与身高占比五分之二,卷云眉椭圆眼分两侧,元宝耳上翻,圆鬣毛卷丰满排列整齐,胸前雕花锦带颈圈兽衔銮铃挂缨穗,前肢肌肉发达,趾爪锋利,身躯上刻发达的肌肉,侧背有四条肋骨纹,石狮下部两层基座不是束腰须弥座,而是直立边箱式雕有花纹的基座,基座铺石刻雕花锦盖。正阳门城楼石狮与箭楼石狮整体造型差不多,但局部还是有差异,不同之处如:头姿低视,鬣毛卷排列更整齐,双耳朝外,胸前锦带颈圈上的藤绕团花纹比箭楼石狮锦带颈圈上的要宽,凸回纹要细腻得多。
金水桥石狮是明朝石狮雕刻的典范
穿过正阳门,绕过毛主席纪念堂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向北就是北京城的中心——天安门。
天安门初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是一座三层木楼式牌坊,初名承天门,有皇帝“承天启运”、“受命于天”的寓意。明成化元年(1465年)建成砖木门楼式建筑,但规模比现在的小。明朝末年被火烧毁,到清顺治八年(1651年)对城楼进行扩大重建,更名天安门。天安门是明清两代京城、皇城、紫禁城三城中间的城门,即皇城的正门。天安门也是皇帝诏告天下的地方。
天安门前有金水河,金水桥南北各安置面南背北、身躯庞大的石狮一对。《中国狮子艺术》一书中讲:“这二对石狮雕刻于明代永乐十五年(1417年)。石狮高2.5米,加上底座总高3米多,头顶十三个疙瘩,按当时规制,这是最高等级的石狮。”另一本《中国石狮造型艺术》曰:“金水桥内外各有石狮一对,是北京最高大的石狮子,高3.4米,它扬颈低头,挺胸收腹,肌肉结实,令人觉得凶猛而不恶,造型优美,它涌动着生命的活力,远看,近看都是栩栩如生。”
这两对石狮为两雄两雌,雕刻比例协调,瞪着大眼睛,微微侧歪头,半咧着嘴,鬣毛卷工整地缠卷成涡旋状,前腿上有一不大的“圆钱”纹,身披缨络盘结锦带,颈圈带上有銮铃和缨络穗坠。石狮的用材是一种灰白中夹带着均匀的浅灰绿色斑的石头,抗自然风化能力十分强,每个石狮都是用整块料石雕凿而成,两对石狮的石质一样、造型一样、尺寸一样、刻工一样。可以推断石狮是同一时期,同一批石匠雕刻而成的,是明朝石狮雕刻的典范,是北方石狮的形象代表,在中国古代石狮中是最正宗的皇家石狮作品。
关于金水桥的石狮,还有一段民间传说。话说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杀进北京城时,在承天门(天安门)前有过一番厮杀,李自成跨马冲到承天门前,抬弓搭箭,一箭射中承天门匾额上的“天”字,众军卒齐声喝彩,李自成挺枪跃马站到金水桥上,忽然一石狮张牙舞爪,凶猛阻挡去路,而且明朝的败将李国桢藏于石狮身后窥视。李自成见此大怒,催马挺枪直刺,只见火花四溅,长枪戳到石狮的腹部,石狮见势不妙,拖着悲惨的哀鸣声,退回原位置上,肚皮上还留下一个深深的枪戳的伤疤……
笔者去实地察看,桥北东侧石狮腹部确有寸大小洞,但是并不像“枪戳”的痕迹,而是石料本身的瑕疵。民间传说不是史记,要是有心研究,不妨亲自去看一看。
金水桥摆设的两对石狮,彰显了封建统治权威的一种气势,包含着古代艺术审美的内涵和高超的石刻工艺制作水平。实际上,这四尊石狮经历了近六百年自然风化和社会变迁的洗礼,有些局部地方进行过小的修补。原金水河南的华表和石狮在千部廊的尽头,1950年拓宽长安街的路面时,将华表和石狮向北移了6米,就是现在金水桥南的位置。1999年石狮周围增加了护栏,以更好地保护这两对明代古石狮。
太和门前的铜狮负责镇守皇宫
跨过金水桥,穿过天安门的门洞,就能见到端门城楼,端门后有两对石狮。《日下旧闻考》讲:“天安门内两庑之北,正中南乡者为端门。门制与天安门同。门之内东西两庑各五间,其北东有太庙右门,西有社稷左门。”端门是紫禁城与皇城之间的第二层城门楼,也是两层挑檐歇山顶建筑,上有楼台下有五拱圆门洞,北侧两端有上楼的石阶梯,古时端门及两侧的厢房,都驻扎皇家御林军,保卫着紫禁城的安全。
现在端门北侧东西两边各摆放一对石狮,东边的石狮在东边门洞北口,原是太庙右门前的饰物;西边的石狮在西侧石阶梯下口,原是社稷左门前的饰物。两对石狮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当作“四旧”砸过。由于石头坚硬,破坏者只毁了石狮一些局部,从造型看两只雄狮头部被毁得比较严重,而身躯、四肢和基座相对被损坏少一些。东边的石狮基座分为两层,上层是与石狮相连的束腰须弥座,座上有金钱吊角雕花盖布;下层基座上的图案比较丰富,采用高浮雕手法,雕工十分精细。虽然被损坏一些,但大部分内容还清晰可见,刻有麒麟兽、神龙、仙马、枝树、山石花草等,内容之丰富在京城的石狮基座中是比较少有的。
迈进故宫凹形城门楼的午门,跨过内金水桥,就是有2.5公顷“金砖铺地”的广场,正北面是太和门。太和门建于明朝初,原称奉天门,后称皇极门,清朝入京后改称太和门。太和门前广场空旷无草木,方砖铺地,有一对清乾隆年间用铜铸造的大铜狮。这是中国最大的一对古铜狮,铜狮呈金字塔形,显得庄严威武,气势雄伟。《日下旧闻考》曰:“太和门,九间三门,重檐,崇基,石阑,前后陛各出三,左右陛各出一,门前列铜狮二。”铜狮头顶鬣毛卷排列疏密整齐,张嘴露牙,似在咆哮,胸前锦带颈圈上雕花精美,前挂銮铃肩挂缨穗,肢爪强劲有力,前肢后肘有三个鬣毛卷,后背有缎锦盘花结,狮尾向内甩翻卷呈花状。雄狮挺胸,右前爪下一个绶带缠绕的绣球,象征着统一寰宇;雌狮低视,左前爪下逗弄幼崽,幼狮仰面朝天口含雌狮爪尖,十分有趣,寓意子嗣昌盛。狮子造型优美生动,就连须弥座的铜雕花纹,也细腻得无可复加。
这对大铜狮是故宫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它负责镇守皇宫,辟邪驱恶;同时也显示出清朝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准;亦是清代古狮艺术中的杰出作品。
紫禁城中心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北是内廷后宫,乾清门是内廷的正门。乾清门五开间,两侧做八字影壁墙,依墙摆放有鎏金大缸(盛水防火用),门前一对鎏金铜狮。
翻开清朝乾隆年间的《日下旧闻考》一书,有一段文字:“乾清门,广宇五楹,中门三陛三出,各九级,前列金狮二。”说明在清朝乾隆年间,乾清门已摆放了鎏金狮。这对鎏金铜狮身上没有制造年款,从狮子的造型和装饰图案看应是乾隆年间所造,当时国力强盛,财政积余,各种手工艺制造比较成熟。鎏金狮采用湿蜡法铸造出铜狮身躯主要结构,用锻铜法和薄铜片锻造法镶嵌上一些装饰件,如耳、眉、舌、牙、銮铃、绣球、小狮和尾花等等。金涂层对铜狮起到了防止铜氧化的作用。整个鎏金狮呈现出灿灿金光,象征性表现出“吉祥安泰”的意义,身上的装饰物及小狮和绣球等,给人一种轻盈、空灵的感觉,表面的图案都富有很强的装饰性。乾清门前鎏金铜狮色泽金灿夺目,显得富贵华丽,蹲坐在石刻须弥座上,似吼非吼,似笑非笑,造型既活泼,又不失庄严。
寿皇殿石狮是中轴线最北的古狮
紫禁城中轴线两侧还有成对的鎏金铸铜兽:东部宁寿门鎏金铜狮,养性门鎏金铜狮;中部后花园天一门鎏金铜獬豸和鎏金铜大象;西部养心门鎏金铜狮,慈宁门鎏金麒麟。
后三宫北是御花园,园中堆秀山是人工堆砌的假山,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山顶有凉亭,每年重阳节,皇帝携后妃在此登高观天赏景,饮茶唱曲。山坡南山石间有喷水卧姿石狮一对。
堆秀山前山洞内有台阶通山顶,洞口左右山石间有一对石刻石狮驮石盆,石盆中有蟠龙喷水。这对石狮每一个为一组石雕,分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下部是爬卧姿势的大石狮,向内歪着头张着大嘴,大尾巴横摆着,身躯圆肥,四肢粗壮,显得十分稳健,两只石狮造型一样,前爪下无饰物,无法区别雄雌石狮,不同的地方是东边的石狮耳朵向上翻,西边的石狮耳朵向下垂;中部是大石狮背上有两只较小石狮,头尾相交靠在一起,挤靠着一起奋力托起一个大石盆,起到了“瓶颈”连结的作用;上部是扁鼓状的大石盆,盆中一条石刻蟠龙,龙头高昂向上,口中镶水管用来喷水,石盆盛水,水满后外溢流出,石盆外周边刻十五六只上下腾跃、欢跃起舞,活泼可爱的浮雕小石狮。整体看石刻以狮子为主,形状是下大上小,雕刻起伏流畅,龙嘴喷头是金属管制成,把金属管与石头雕刻品结合起来,在当时并不容易。为了能喷水,太监们提水上山,把水倒入御景亭的铜水缸中,缸底有管道,水从缸中流下,产生水压,再从石蟠龙口的喷嘴流出,形成喷泉景象。石盆中盛满水后,外溢形成水帘,盆边的浮雕小石狮好似在水中嬉闹,底部大石狮被清水“沐浴”,水花四溅。
走出紫禁城北门神武门,就是高63米有五座亭子的景山,寿皇殿在景山北面中轴线上。寿皇殿是一组院落建筑,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仿太庙建筑而建造,每年皇家都到这里凭吊列祖列宗。
寿皇殿院门外,建造有四柱九楼的木牌坊三座,分列在门外的东、西、南三面,也称为“宝坊”或“四阿顶”。每座牌坊两侧各有支撑的戗柱4根,戗柱的地下一端是石狮柱础。石狮柱础为保护戗柱不被潮湿腐朽,稳固牌坊的安全。每座牌坊8根戗柱,共计24根戗柱和24个石狮柱础。这些卧地石狮造型基本一样,身上没有饰物,各个都爬卧抱柱,成为牌坊的实用镇兽及装饰物。
清《日下旧闻考》有记载:“寿皇殿旧在景山东北,乾隆十四年(1749年)上命移建……北为砖城门三,门前石狮二。”这里指的“门前”是寿皇殿建筑群外院正门“砖城门”,也称随墙门。门前一对石狮是清乾隆时期雕凿,石狮采用整块无裂纹、无瑕疵精品白石料雕成,比传统石狮要长一些,宽一些,大部分明清石狮为直蹲式,而这对石狮的身驱靠后卧,在卧与蹲的姿势之间。造型上还是有些夸张,头大身躯略小,头顶圆秃,头盖骨饱满,螺旋鬣毛数量多,排列向下垂移。两石狮前爪下的绣球和小狮刻得也十分精细,基座扁长方形。这对石狮的制作工匠们手艺精湛,既吸收了传统手法,又有大胆变化。
进寿皇殿院,有寿皇门,又称戟门,始建于清代,1981年4月火灾后重建,门前一对石狮是清乾隆时期雕凿。这对石狮按清朝中期皇家规矩打凿,清朝中晚期北方许多官衙、王府、寺庙等大门前的石狮形象都与其相同。
景山寿皇殿石狮,就是北京中轴线最北的古石狮了。另外,据说中轴线北端是钟鼓楼,鼓楼前原有一对铸铁狮子,清朝初被王爷移至东城铁狮子胡同的西口,民国时期铁狮子就无踪影了。笔者查阅了许多资料和旧照片,均未发现鼓楼建筑前有铁狮子等造型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