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轨道交通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节地模式推荐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上海等6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节地模式被列入《目录》。
自然资源部近年来总结地方推动节约集约用地的典型经验,印发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引导各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取得了积极成效。近期,自然资源部组织相关单位围绕轨道交通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编制形成了《目录》,以指导各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学习借鉴。
《目录》收录了北京市五路车辆段上盖综合利用、上海市莲花路地铁站复合利用、广州万胜广场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深圳市前海综合交通枢纽站城一体化开发、杭州市七堡车辆段上盖综合体、成都市崔家店停车场综合开发等6个城市轨道交通节地模式。
轨道交通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是指在城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体建设中,场站用地及周边土地统一规划,地上与地下空间联动开发,一体化设计和实施商服、住宅及公共配套等的开发模式。通过将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与其他非交通开发项目在规划、设计、投融资、建设、运营等环节统筹考虑,可以更好地满足城市功能空间需求,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同时还兼具为轨道交通建设融资的功能。
据了解,轨道交通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项目用途复杂,包括地下空间使用权、地面市政道路、公园、住宅、商业等多种用地类型,涉及供地方式、供地价格、规划手续、权属登记等各个环节。各地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工作管理,创新节地模式,包括在制度设计上制定管理办法、编制专项规划;在供地方式上大多采取分层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在供地价格上一般按不同用途综合计算,探索符合轨道交通特点的土地利用方式。
近年来,部分地区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场站单一的建设模式,增加商服、住宅及公共配套等功能,推动土地复合利用,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据不完全统计,北京、杭州、广州等地已开发轨道交通综合开发项目16个,在建项目10个,已批准建设项目50个,在实践探索和政策创新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北京市五路车辆段项目采取了从地下车站到停车场上盖多层次、多空间的一体化设计,综合利用部分负二层为车辆段运用库房,负一层为住宅配套车库及设备用房,盖上为商品住宅和公租房等;咽喉区打造为绿色公共活动空间;落地区地下空间与地铁站厅层、公交首末站无缝接驳。
上海市开展对莲花路地铁站的复合利用改造工作,结合供地周边的原地铁站房、公交首末站、社区配套用房和商业,建设综合性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并在站台广场地下修建停车库,形成一站式综合消费场所。
广州市万胜广场项目通过将地铁功能与商业开发功能整合,把原本性质单一的线网运营指挥中心与商业开发功能叠加。通过统一规划、统筹实施,将线网指挥中心优化成大型地铁上盖商业广场。
深圳市前海综合交通枢纽项目采取“站城一体化”设计理念,地下为轨道线路及地下车库,通过人行通道串联轨道车站、公交场站、出租车场站及上盖物业;地面层为城市广场;地上二层通过物业的裙楼和连廊与项目周边地块连接。
杭州市七堡车辆段项目在满足综合维修大楼、控制中心等建筑布置的情况下,对列车停放区、检修库等区域的土地进行分层利用,落地区为地铁车站、地下公共过街通道和停车泊位等居住配套;上盖区首层为地铁功能区;二层为公共停车位;三层及以上为绿化、教育、居住等多种业态。
成都市崔家店停车场综合开发项目依托轨道交通,通过统一开发高效利用土地,将居住、交通、购物、就业高度结合起来。项目地下为双层地铁停车场设施;地上为综合开发项目,可修建二类住宅、商业服务业设施、地铁线网控制中心、公园绿地及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