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抗“疫”:转危为机 提质升级

在民宿行业欢天喜地积极筹备传统春节假期接待旺季之时,突如其来快速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民宿经营者措手不及,从客人纷纷退订到全面停业。所有的准备工作付之东流,损失惨重。但是疫情形势的变化,没有给人喘息和疗伤的时间,对民宿行业来讲,停业了,而人未闲。

民宿经营者忍着阵痛,舍小家,顾大家,依然带着他们的爱心与温暖,无条件给所有客人全额退订,对还未出行的客人积极劝退,做好民宿内部消毒杀菌工作,配合政府部门妥善安置滞留在当地的湖北客人。

当这些工作都安排妥当后,民宿经营者又积极投身到当地的防疫抗疫工作中,自发组织形成志愿者团队,到抗疫一线,协助一线工作人员进行隐患排查和体温检测、捐款捐物、免费为一线工作人员制作和派送餐饮、给被隔离的湖北客人送餐、联合发起疫情结束后邀请抗疫一线医护工作者带着家人免费到民宿补过春节活动……此时,行业社团也积极行动,了解行业情况,及时发布信息,多方联系沟通,共商应对之策。

民宿业如何转危为机,提质升级呢,建议如下:

一、经验借鉴 知己知彼

对于新兴的民宿行业来说,没有经历过2003年的“非典”,但是旅游行业在“非典”过程中的发展历程和经验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魏小安在2003年6月的文章“旅游市场复苏与全面振兴”中提到,“非典”对旅游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全力防治“非典”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与“非典”并行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后“非典”时期,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特征。现在来看,这一论断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依然适用。在制定民宿行业自救政策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精准施策,争取最好的效果和最高的效率。

二、疫情影响 科学判断

目前全国各地的抗疫工作依然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依然处于全力防治阶段,主要任务是防治疫情。之后将经历防治疫情和恢复经营并重阶段,在做好有效防护措施的基础上,逐渐启动经营;疫情逐渐消退,市场逐渐回暖,经营陆续恢复。

着眼于民宿行业,市场需求全面萎缩,经营全面停止。从全国范围来看,从几乎满房预订到暂停营业,民宿经营者损失惨重。暂停营业期间,房租等硬性成本以及人工工资和社保仍需支出,额外还要增加消杀等防护成本。另外,为应对春节旺季而提前采购储备的食品等相关物资也产生了损失。部分民宿经营者还面临还贷压力。在恢复营业时间未知的情况下,民宿企业维持生存面临着巨大的现金流压力。

究其原因,民宿行业作为旅游行业的组成部分,具有旅游行业的普遍特点:

一是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当消费需求消失的时候,没有库存,没有任何缓冲,生产直接停滞,效益直接消失。因此,当疫情来的时候,消费者不出行,民宿没有客人,也就没有任何生产,没有收益。

二是行业的敏感性、脆弱性——各种自然的、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因素,都会对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使行业发展呈现大幅度波动。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使民宿收益从高峰直接跌入深谷。

万幸的是,此次疫情严重影响的只是春节假期一个年度小高潮,这之后到“五一”之前的几个月原本就是民宿行业普遍的接待淡季,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市场有望逐渐回暖。另外,行业的敏感性也使其具有很强的韧性,当外部环境因素逐渐向好,市场逐渐恢复时,行业规模也会很快恢复。

三、多方协调 精准施策

民宿行业进入门槛不高,近年来在政府和市场双主导态势下,呈爆发性增长,数量众多,但民宿多为小微型企业,抗风险能力弱。面对疫情,企业、社团、政府应加强沟通,找准着力点,各司其职,精准施策,形成合力,首先保证民宿行业活着,然后吸取行业面对此次疫情的经验、教训,研究未来怎么更好地活下去。

第一,企业的微观层面。

一是要保持信心,凝聚人心。企业的管理者要保持信心,不怨天尤人,不自乱阵脚,要相信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全国人民的力量,没有过不去的冬天,没有到不了的春天。在保持乐观和信心的基础上,凝聚员工的人心,提振团队的士气,这是战胜危机的第一步,也是基础。

二是要分析困境,开展自救。民宿停业期间是难得的静修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精力来冷静、客观地分析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思考如何让企业活着,列出详细的问题清单,明确哪些是自己可以解决的,哪些是需要对外求助的,并积极地开展自救和求助。总之,求人不如求自己,首先要学会自救,因为自救是“1”,别人的帮助是后面的“0”,如果没有“1”,有多少个“0”都没有意义。

三是要研究市场,应对未来。在疫情防控期间,被关在家里的人们出门撒欢儿的欲望十分强烈。根据“非典”的经验,在疫情逐渐消退之后,将会出现一个爆发性的市场小高潮,然后略有回落,再稳步上升。

受疫情影响,人们仍心有余悸,因此在市场回暖期,人们的出游目的地、出游方式和选择偏好都会有所变化。第一,人挤人的封闭式场所将会被摒弃,开放式的山水生态型目的地将会是人们偏爱的对象;第二,将以自驾车式的散客和家庭式出游为主;第三,相较而言,位于乡村青山绿水中的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将大受欢迎,迎来市场的爆发,但前提是这些住宿、休闲场所要做到安全、卫生、健康、生态。

为了在疫情消退后,能够尽快启动经营,抢占市场先机,在疫情期间,民宿企业应梳理好自己的供应链和产销渠道,维持与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关系,同时不断地向潜在客源刷存在感,传达美丽环境中的美好生活方式,强化企业品牌在潜在客户心中的形象,激发其亲身体验的欲望。

在应对未来的战略中,民宿企业应强化自身性格和基因的培育,强化品牌建设,强化私域流量建设,降低对公域流量的依赖程度,从而能够在未来的环境变化和激烈竞争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性。

四是要做好员工培训,练好内功。在对现状和未来充分思考和分析的基础上,依托便利的移动互联网,为员工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比如民宿如何做好消毒杀菌的卫生防护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如何节约成本,如何针对目标市场开展针对性服务,服务理念和技能性培训等,练好内功,等待春天。

第二,行业的宏观层面。

一是社团积极作为方面。在如此严峻的疫情形势下,行业社团要积极作为,以市场为导向,多种方式、多种措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助力行业复兴,努力给行业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其一,加强组织交流,共商对策。在当前形势下,社团应充分发挥行业自组织的作用,借助移动互联网多组织行业内和跨行业的线上交流,共商对策。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一方面可以给阵痛中的民宿业主以心理支持和安慰,让他们感觉不孤单;另一方面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共商行业自救对策。

其二,充分调研,上传下达。充分发挥行业社团的桥梁作用,做好上传下达,以便政府、社团、企业统一步伐,精准施策,使行业快速复兴。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开展充分调研,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及困境,了解民宿企业发展诉求,形成调研报告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及时向企业传达主管部门相关政策,以便企业及时贯彻和落实,享受政策红利。

其三,协调行业,整合资源。协调行业内和跨行业资源,建立区域和行业互助机制,加强商业共同体的联动。协调区域内民宿企业形成联动,共享资源,集中洗涤、集中采买、共享维修,降低运营成本;代表民宿行业发声,向商业共同体争取更多帮助和支持,比如呼吁民宿房东适当减免房租、供应商适当降低产品价格等,助力民宿企业渡过难关。

其四,规划引领,科学发展。民宿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虽然经历了数量的爆发性增长,但是整个行业的科学化水平还有待提高,编制过民宿产业发展规划的地区屈指可数,这也是导致民宿行业应急保障机制不完善、抗风险能力弱的原因之一。疫情过后,行业社团应强化民宿行业科学化发展的引导,编制民宿产业发展规划,将小而散的民宿整合起来,制定应急保障机制,提高抗风险能力。

其五,强化标准,规范发展。加强国家标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的宣贯,并在其指导下建立和完善民宿行业标准体系。行业社团应尽快制定《民宿应对疫情安全标准》,报当地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后,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对辖区内民宿进行标准认证,符合标准要求的民宿企业才可重新营业。

其六,行业细分,品质发展。疫情结束后,行业社团应尽快推出主题民宿标准,开展主题民宿认证,引导主题民宿建设,助力民宿开发专项市场,促进民宿品质化发展。

其七,多种方式,分散风险。比如,行业互助,风险共担;商业保险,降低风险。

针对民宿企业小而散、抗风险能力弱的短板,行业社团应想办法,找出路,提高民宿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比如建立行业互助机制,风险共担;协调保险公司为民宿企业设立针对不可抗力、民宿安全等保险种类,降低民宿经营风险。

其八,强势营销,刺激需求。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联合融媒体,开展强势的行业营销推广,刺激市场需求,为行业引流。

二是政府宏观调控方面。为应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给民宿行业带来的致命性影响,相关政府部门需充分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切实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为民宿行业营造一个积极、宽松的发展环境,扶持民宿产业复兴。

其一,强化金融支持。稳定的现金流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关键,所以政府的金融支持对民宿企业来讲是及时雨,是定心丸。为民宿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具体可对有贷款的民宿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予以展期或续贷,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恢复生产有困难的优质企业提供财政贴息贷款;设立民宿发展基金等。

其二,减轻税费负担。在受疫情影响暂停营业期间,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为民宿企业办理延期纳税和社保费用,减少企业支出,保证其一定的现金流。

其三,降低运营成本在受疫情影响暂停营业期间,减免国有房产房租、鼓励其他业主为民宿减免租金、给予用水用电房租补贴。

设立专项资金,建立地区民宿企业帮扶体系,帮助其建立集中采买、床品的集中收送和洗涤、集中修理、集中培训等机制,提高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其四,加大稳岗力度。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民宿企业,可适当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给予员工培训补贴。

其五,完善公共服务。针对民宿行业的发展特点,对于民宿发展集聚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比如水、电、路、气、网系统,公共交通服务等,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其六,强化法制建设。在法制化建设层面,民宿行业面临着很多问题,如果在疫情结束之后,能在民宿法制化方面有一些突破,给予民宿合理合法的主体地位,保障投资者和经营者的权益,一定会有效地促进民宿行业的复兴,甚至反弹。

其七,提升规范水平。疫情过后,要强化民宿标准化建设,通过标准去引导其规范化、优质化、品质化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强民宿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进而增强行业的抗风险能力。

危机,危险和机遇并存,危险中孕育着商机和转机。从长期来看,即使没有疫情,民宿产业发展也已经到了一个盘整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突如其来的疫情,只是让我们本身已经遇到的困难提前表现出来了,甚至放大了,也让我们有时间、有精力停下来,深思熟虑民宿产业该何去何从,如何让发展规划更科学、产业配置更优化、产业结构更合理、抗风险能力更强、保障措施更完善、产品更优质、更符合市场需求。毫无疑问,此次突发的疫情对民宿行业来讲,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环境优化的过程。

俗话说“弯道超车”,实现质的跨越一定是在拐点。经过此次疫情的洗礼,民宿产业可能会迎来一个质的提升,也从此走向成熟。所以我们应该冷静思考,乐观面对,同心协力,转危为机,或许在练好内功迎接国内市场复苏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国际市场营销,刺激国际旅游需求的增长,促进国内客源向国际客源的延伸,逐步建立国内、国际并重的民宿产业市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