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岩画

乌兰察布岩画分布于乌兰察布盟各地。东从四子王旗起,西至乌拉特中旗西部,以达尔罕茂明安联名旗查干教包苏木推-庙,都崇敖包苏木沙很,德里哈达,满都拉苏木南吉板登,新宝力格苏木禅番乎热,乌特拦中旗,东北部若格其格山一节分布最为集中。

草原岩画是先民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息繁衍、生产活动、思维信仰、图腾文字的真实写照,也是人类社会进步、自然环境变迁的历史佐证。据史学家考证,乌兰察布市境内的草原岩画,最早创作于一万年以前,最近的也有数百年的历史。

草原岩画主要分布在四子王旗卫井苏木西北约50公里处查干哈夏图的一个台地西侧的斜坡上,坡面倾斜度为40。左右,从有岩画的岩石顺斜坡而下,三四十米处是一条南北向的季节河。在这面积约1×1公里的斜坡上,高度不同的岩石盘散落其间。岩石的色泽为灰白色,石质虽然略粗,但石面却较为平滑,好象大自然专门为古代艺术家们准备了一块又一块的天然画布,供其展示艺术才华。岩画内容全部是奇蹄类动物的蹄印。另外,在察右后旗三井泉乡三井泉村的丘陵上也发现许多岩画。内容有北山羊、奔羊、符号等。

这些岩画的发现,再现了远古草原游牧文化的丰富与神秘,值得去探寻观瞻。

从乌兰察布岩画的构图风格,题材内容,制作方法和大自然侵蚀程度,可以分为五个时期。

最早是远古时代原始氏族部落的作品,这是岩画的鼎盛时期,大约始于公元前两千年。那时这里尚是一派森林草原的景色,生活在这里的以狩猎为主的氏族,开始雕刻山岩。图像大都是野生动物,人面形,具有荒野风味的粗犷舞蹈,以及单辕的两轮车等,画面最大特点是象形性强,虽繁简相参,形态各异,但都是写实之作。

第二时期,属于北狄、匈奴人的作品,时代约在战国至两汉。动物形象大都是各种家禽。其中凿刻在百灵庙东北草原上的一副图画非常有趣:两个马形,一个嘴成鸟喙,有一系尾的舞者,还有动物蹄印和山羊形等。形态生动逼真,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娴熟的雕刻技巧。

第三时期是北朝鲜卑人、突厥人的作品。以多种动物图案为主要特征,有骑者、三花马、骆驼以及一些非常规范化、反复出现的类似突厥字母的符号。

第四时期是元代大同城和德宇路(内蒙古达茂旗一带)汉族游人的作品,有神像、官人像以及虎形。这时的岩画已进入尾声阶段,作品了草荒率,手法粗劣,已失去了远古岩画那种质朴、传神、夸张的艺术特色。

再有一些便是近代蒙古-划刻的蒙、藏文的六字真言,可称作第五时期的作品。历代的猎人、游牧人凿刻在乌兰察布草原石崖上千姿百态的岩画,不仅准确地记录了早至四千多年前,直至近代各族游牧人的生活情景,而且从中可以约略地看到草原各族所经历的变迁,它是一部反映内蒙古草原各族文明历程的画卷。

岩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野兽、飞禽、家畜、狩猎、放牧、人脚印、轱两、舞蹈、动物蹄印、十二生肖、牙形、畜圈、符号、人面像、云、太阳、0等等。其中尤以家畜和放牧为最多,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情况。据研究所得,这些岩画是先民在漫长的年代里陆续制作,其中属于新石器时代制作的画面,有车辆、放牧、骑者、动物,北朝时期的岩画,多为图案化,程式化和抽象化的图形,以及酷似古突厥文字母的符号。此外,还有长矛、二齿杈、动物图案等。隋唐、元年清代作品有神像、文官立像和虎等。壁画内容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思想意识,是极为原始质朴的绘画艺术品。

岩画以青铜时代游牧人作品为主,作画的民族有原始民族部落,其后则有匈奴,突厥蒙古人和汉族等,其中,尤以突厥岩画最有特色。究竟为什么先辈把绘画艺术画在岩石上,而且历经风吹日晒,仍保持完好,至今仍是谜,而且岩画大多分布在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的地方。游人来此游览,可为大漠草原,而心生豪迈之情,又可通过岩画一览游牧民族的社会生活全貌,其中韵味只有身临此景,方可有所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