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中午12点45分,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邕武医院负压病房的一体式污水处理系统安装完毕并进入调式阶段,这是继邕武医院原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后的又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标志着广西版“小汤山”医院的污水处理系统具备了安全处置医疗废水的能力。
“几天时间,看着邕武医院像个孩子一样孕育长大,我为能做一点小事感到欣慰。”此时,南宁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监测与应急科科长黄海保难掩激动。
不远处,一面鲜红的党旗矗立在施工现场,显得格外醒目。“每一个人都勇往直前,不畏困难。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几天,黄海保感触很深。
“战疫前线,不能没有我们”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1月27日,广西自治区政府决定将邕武医院改扩建成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同时参照北京“小汤山”和武汉“火神山”“雷神山”模式,在院区新建临时负压病房,并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及购置必要设备。
将综合性医院提高到传染病医院级别,污水排放标准也必须升级。指导邕武医院改扩建污水处理项目的任务,落在了南宁市生态环境局肩上。
当晚八点,南宁市环境监察支队青秀山大队大队长邓敬刚接到上级任务,他将同另外10名同事组成党员突击队负责此次疫情的环境应急处置。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跟进邕武医院的污水处理系统改扩建项目。
“一直通过新闻关注这个事情,还是有顾虑的,因为对环境应急我们相对经验丰富,但是对此次病毒的处理处置却不是非常了解。”邓敬刚起初的顾虑,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态。
“所以首先是思想统一。生命重于泰山,在疫情面前,我们没有理由懈怠,党员更应该走在前面,逢山修路,遇水搭桥,解决实际问题,坚决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1月28日一早,11名党员突击队员(1月28日,南宁市生态环境局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综合协调组、现场检查组、宣传组、技术指导组、后勤保障组等5个工作组。党员突击队即现场检查组)全员到齐,队长黄海保首先做的,就是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
“战疫前线,不能没有我们。如果党员干部们自己恐惧,怎么给人民群众树立榜样?又怎么带领大家阻击疫情?”黄海保动情地说。
一方面加油打气做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局领导也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培训并提出要求。
“个人的卫生防护、车辆消毒以及办公流程等,在动员会上都有了明确要求,这也让大家进一步消除了顾虑。”邓敬刚说。
“是调度指导,更是跟进服务”
“服从大局,听党指挥。作为党员,这个时候不上什么时候上?”队员程志远说,短暂的顾虑之后,大家斗志昂扬。
动员会结束,黄海保与建设项目承担单位——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公司的技术人员来到了邕武医院。从那一刻开始到如今,党员突击队一直派专人驻点对项目进行全程跟进。
“负压病房建设一体化应急处置装置;原有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达到相关要求;雨水收集进行消毒处理。在南宁市生态环境局的指导下,我们第一时间确定了邕武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的扩改建项目方向。”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公司董事长宋海农介绍说。
开展设计、选址、论证和方案制定等前期工作,一共用了不到3天。除了业务指导,南宁市生态环境局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担当也令宋海农印象深刻。
“晚上9点报送设计方案,第二天早上9点就组织了自治区、南宁市的相关专家进行了项目评审。生态环境局还确定了污水处理厂的第一要务是对病菌进行消杀,要求我们在建成永久病房之后全面实现达标排放。”用宋海农的话说,南宁市生态环境局的工作既讲原则,又讲灵活。
1月30日晚,邕武医院的改扩建污水处理项目开始进入现场施工阶段。应急时期,每一个细小问题都可能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宋海农说,这期间生态环境局帮了大忙:
过年期间药品厂家没有上班,就调度全市所有工业企业,十分钟完成对接;水电管线铺设需要与其他单位协同施工,就第一时间跟进协调,使现场配合默契;从广州运送设备需要自治区卫生部门证明,也一晚上解决问题,所需设备6小时就达到了现场。
“是调度指导,更是跟进服务。坚守在战疫一线,切切实实明白了什么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党员的职责所在,生态环保铁军的要求所在,任何需要我们做的都毫不犹豫。”黄海保说。
“自带干粮也要上”
改扩建工作完成并进入调式阶段,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拍下了一张合影。合影中,除了党旗,还有一面印有“中共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公司邕武医院污水处理系统改扩建项目党员先锋队”的旗帜也格外显眼。
接到此次任务,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公司党委第一时间召开党委会和经营班子联席会,迅速成立“邕武医院污水处理系统改扩建项目指挥部”。共有22名党员提前结束假期,主动请缨加入这场与时间赛跑防疫阻击战中,占到了项目团队人数的35%以上。
2月4日,博世科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要求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以身作则、主动作为,并组建党员志愿者先锋队随时听从组织调遣。
24小时不间断的施工,确保7天完成改扩建工作任务。事实证明,这是一支能打胜仗的队伍。
供应商尚未复工,采购中心就派专人前往各地抢购物资、补充弹药;设备配件缺货,装备事业部就自己生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连续的阴雨严重影响建设进度,现场人困马乏,各单元就抽调后备梯队24小时持续增援,接力作业;为确保项目质量,设计与技术团队也全天候驻守现场、保驾护航。
“自带干粮也要上。特殊时期不是简单的捐钱捐物,作为一家环保公司,能在这个时候为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我们感觉很荣幸,也觉得责任重大。”同样作为一名党员的宋海农告诉记者,目前工程项目已经投资大概800多万元,项目盈利和结款等不是现在考虑的问题。“首先要把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完成好,为防控疫情做好每一个人的贡献。”
采访结束之后,黄海保又专门给记者发来了这样一段话:“我们时刻被现场的每一个人感动着,也相信自己的行动感染着其他人。这就是党员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相比很多一线的医护人员,我们还很渺小。”
黄海保的话,是奋战在阻击疫情一线的所有人的心声,也体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