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安徽黄山南麓,徽杭古道上的绩溪,是胡宗宪的出生与生长地,也是徽菜的正宗发源地。这里走出过不少叱咤风云的胡氏大家,以及他们与徽菜的那些传奇:胡雪岩与“臭鳜鱼”,胡适与“一品锅”,还有胡宗宪与“刀板香”。只不过和名声在外的前两者相比,“刀板香”略显得低调,它其实是一道腌肉。
也不要小瞧了腌肉,其腌制过程大道至简,打破再重建。腌制肉粗略分类,有咸肉、腊肉、风干肉和酱肉几种,刀板香就是其中最简单的咸肉——只用盐,厚厚抹在五花肉上,耐心按摩,让盐分渗透进去,自己发挥作用。晶莹的盐粒与肉脂结合,在悄无声息中翻云覆雨:不仅可以防腐,盐分还将肌肉细胞紧密的蛋白丝束分离为单一蛋白丝,让脂肪呈现出半透明的润泽感——这是外观之变;盐分下,脱水的肌纤维组织更收缩集中,肉质紧密细致、有纹理——这是质地之变;腌制又可以将无味的蛋白质转换成味鲜的胜肽和氨基酸,香味分子带来咸肉的多层风味,回味无穷——这是味觉之变的奥义。
刀板香腌肉的原料,来自徽州所产的黑猪或蓝田花猪,山间野地里放养,肉质扎实细密,肉腥味更少。这样上等的五花肉经过均匀搓盐(炒盐时放几粒花椒),入味腌制四十天后,即开始重要的一环——晾晒。春节前后的徽州多为晴日,在山间清风抚慰及和煦日头的关照下,五花肉渐渐开始蒸干水分,显出油蜡质地,晾出金黄挂脂。
于是就切一块来烹。冷水下铁锅,水沸,盖锅盖,大火焖煮,除了扔一把绿皮白脸的小葱,再不要其他任何调味。刀板香独特的木质清香,来自两重玄机。一是焖煮的沸水上放置的拱形木锅盖,让蒸汽氤氲反复循环,锁住腌肉活泼的鲜香味,也融入了木质沉稳的气息。二是煮好切片后,肉片整齐安于香樟刀木板上,将原木板当作盛器,一起端上桌。原木散发清冷清香,丝丝入扣沁进肉脂里;五花咸肉的点点渗油,则被木板细微的木纹裂吸收。“刀板留香”,先有刀板,才有与别处不同的咸肉滋味。
一碟腌肉,是徽州人待客的一道小菜,有主食米饭就少不了它。在冰箱还没有普及的年岁,随蒸随享、越嚼越香的腌肉筑底了每个徽州人的童年餐桌。馋虫入了肚,味觉记忆留了痕,哪怕走出徽州的道道山壑,万水千山的距离也消融不了的舌尖渴望,又名乡愁。
相传时任兵部尚书的胡宗宪返乡时路过歙县问政山,拜访居住于此的恩师。时逢问政山的笋正鲜嫩,如徽州府《歙县志》记载——那是“红箨白肉,落地即碎”。为款待爱徒,师娘把咸肉切片,平铺在新鲜的山笋上,放置于木刀板上同蒸。新鲜的春笋清爽味甜,腌五花肉的山野灵气又与香樟木刀板相得益彰。胡宗宪食之赞不绝口,命名此菜为“刀板香”,徽州刀板香的名字由此一直沿用至今。
胡宗宪与故乡绩溪的羁绊,落成了一座座牌坊。按照清嘉庆《绩溪县志》记载:“在县城新西街有为胡宗宪考取进士立的进士坊;在南关有为御史胡宗宪立有绣衣坊;在南关外还有为胡宗宪立有少保坊。”然而牌坊已在岁月侵蚀中成为草木间的残垣,“刀板香”却代代流传下来。
原标题:刀板香里的徽州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