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工事,平遥城墙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相传始建于西周宣王姬静时期,据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当时是特别低矮的城垣,为了军事防御的需要,在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改筑为今日所见到的砖石城墙,而在明清两代500余年间,先后有26次修缮补建,所以至今保持着明清两代的城墙风貌。
现存的平遥城墙,是我国现存完整的三座县城城墙之一,而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完整又雄踞三城之冠,全长12.8华里。墙高10米左右,环城六道城门,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并且六座城门外均筑有瓮城,城墙外每隔40-60米建有一座突出于墙外的马面,也叫敌台窝铺,从建筑的角度讲,马面既加固了墙体,使整座古城坚固墩实,更重要的是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敌人如果攻城的话,处于马面间的守兵可以从一个正面及两个侧面来攻击敌人,使之腹背受敌,这便是军事上所谓的左右夹攻,两台相应和旁敲侧击的兵法。每个马面上都筑有一座敌楼,敌楼在平日供士兵遮风避雨,战时则存放武器和军械,借助这些凌空的建筑,守城将士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效地组织火力,以抗击敌人。 在平遥古城墙的每个城门外都有一座瓮城,瓮城是建在大城外的一座小城,用于增强城池的防御能力,它共设里外两道门,并且是呈90°,从科学角度讲,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黄土高原地区,风沙比较大,这样修建可以防止风沙直直地侵袭城内街道;从军事角度讲,当敌人攻进了瓮城的第一道门,但他没有想到里面还有一道门,这样守城士兵便能居高临下,四面组成交叉射击网,给瓮城内敌人以致命的打击,成语“瓮中捉鳖,关门打狗”可以说是对瓮城功能最生动有趣的描述了。 另外,城墙上的垛口和眺望孔为射击和监视来犯之敌所用,环城有3000垛口,72敌楼,隐含了孔子3000弟子,72贤人的历史典故。在庞大的军事设施上体现了浓厚的儒家思想,隐含着古代人们厌恶战争,祈求和平,追求仁证的理想。其中72座敌楼也是观察敌情,组织火力的嘹望台,一字长蛇状的敌楼守将,把观察到的敌情飞马禀告角楼,再层层迎报给城楼上的主将,点线结合,整体配合,形成了城楼阻击攻门的敌人主力,角楼出辅助城楼出坚守,敌楼以攻为守三面火力击杀敌人的作战态势。 虽然平遥不是军事重镇,也不是天险关隘,但其精妙的设计和完备的功能就足以说明古人“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和智慧了,历史上曾凭借这座坚固的城墙,抵御过金兵的南下,打退过蒙古兵的掠夺,更痛击过日寇的入侵,如今城墙外侧墙体上留存的累累弹痕都在讲述着以往的故事。 平遥城墙设计严谨,雄健壮观,据说是依“龟前戏水,山水朝阳”之法选址,“以险制塞”之理修筑,数百年来虽经风雨侵蚀,战火硝烟,仍然坚固如初,民间相传为长寿永固的“龟城”。南门为首,北门为尾,东西四门为四肢,加上城池内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那纵横有序的八卦龟纹排列寓意平遥古城金汤永固、万代吉祥。 整个城区布局有序,设计精妙,严格按照汉民族的礼制和传统的城市规划思想及布局程式修建,是中国明清时期汉民族地区县城的活标本,城的中心为市楼,南大街为中轴线,形成“左城隍、右县衙、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院”的对称布局,颇有《周礼》“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礼序遗风。整座城池又是由城墙、街道、店铺、寺庙、民居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古文物建筑群。 平遥城墙如此完善独特的军事设施和设计精妙的防御功能,无疑是古代军事的鲜活教材,是当地影视拍摄的极佳基地,也是游客登城怀古的游览胜地。 地址:晋中市平遥县照壁南街58号平遥古城内 类型:古迹历史建筑古镇古村世界文化遗产 游玩时间:建议2-4小时 电话:0354-5680205 开放时间:古城开放时间:旺季3月1日-10月9日08:00-18:30;淡季10月10日-2月29日08:00-17:30。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于古城通票内,通用平遥古城通票
古陶镇: 古陶镇:平遥县政府所在地。位于太原盆地南端,东连祁县、北接文水,西邻汾阳,西南与介休接壤, 平遥古城南靠沁源,东南与沁县、武乡毗邻。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就位于我镇中部,是平遥县最具活力的经济强镇之一,南与岳壁乡、段村镇交界,西与中都乡为邻,北与南政乡相连,东与岳壁乡、洪善镇接壤,古陶镇政府驻西城村,管辖东城、西城、南城、…… 古陶镇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
·中国现存50大古建筑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