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石泉县熨斗镇

熨斗古镇位于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南部的边缘山区镇,所在地海拔高度约406米~1590米。东与汉阴县汉阳镇接壤,南与西乡县两河口镇毗邻,西与西乡县高川镇交界,北与本县中坝乡、喜河镇相连。三县交界,构成了熨斗镇独特的区位优势,被誉为“鸡鸣四县之地”,古时为川楚商道上的重要集镇。2008年9月16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熨斗古镇为第五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2月19日,熨斗古镇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熨斗镇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间谷地四种类型,海拔460~1590米。地貌类型多样,境内热量充足,雨量丰沛,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全镇总面积81.6平方公里。管辖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30个村民小组,3406户,13751人,其中农业户数3294户,农业人口13200人。现有耕地面积19155亩,林地8410亩。

熨斗镇在清代时,为咸宁里,辖熨斗坝及麦子坪。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南区。民国时,属第三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整编保甲,称熨斗镇。在清代中期,湖广两地移民大量涌入陕南,促进了该地区文化生产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文化经济空前活跃。

石泉县熨斗古镇东至石泉咀,隔藕溪沟与汉阴县的汉阳坪街相望,南至堰沟垴及西至古城寨,均与西乡县连界,北至大王山与后柳区毗邻。熨斗古镇在清代时,为咸宁里,辖熨斗坝及麦子坪。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南区,国民时,属第三区,为熨斗、上麦坪、下麦坪、藕溪等乡。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整编保甲,称熨斗镇,辖4保、70甲,还有凤梅乡的五、六两保(梅即梅湖,今称喜河)。解放后,1951年民主建政时,命名为第六区,辖干沟、麦坪、水磨、长岭、松树、碥碑垭、双庙、兴龙、喜河、藕阳10乡。1952年改称第八区,辖干绝、麦二、水磨、长岭、松树、碥碑垭、双庙7乡。1953年改碥碑垭为关山乡。1956年更名为熨斗区,辖长水、松树、麦坪、双喜、藕阳5乡。1958年合大县后,撤销区、乡。并大社,将熨斗、后柳二区合并为喜河人民公社,驻喜河街。原区境内设长水、喜河、蔡河、松树、藕阳5个管理区。1961年分县后,撤销大公社,改管区为公社,属喜河区工委所辖。1962年恢复熨斗区,仍管辖以上5个公社。1966年社教运动及文化大革命中,将蔡河公社撤销,并入喜河公社,并将社区名改称朝阳区。1972年恢复熨斗区名,沿用至今。现辖熨斗街、喜河街两个自然镇和长水、麦坪、喜河、藕阳4乡,43个行政村,258个村民小组,5,231户,25,596人。

在清代中期,湖广两地移民大量涌入陕南,促进了石泉地区文化生产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文化经济空前活跃。熨斗古镇区域是汉水流经石泉县的主要地段,汉水文化体现明显,熨斗古镇又是巴族人的集居地和川楚古商道经过地,至今熨斗古镇居住的居民乡音和其它地方乡音有别,这就反映出石泉在历史上都是东西南北人群的交融之地,人文风俗千奇百样,汇集了多种文化,熨斗镇古镇由于地处三县交界的地理位置,在清中后期就成为了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和重要的交通网点,是石泉县南部市场最为繁华的集镇,为石泉县四大古镇之一。

因为熨斗镇位于石泉县南部边远山区,该镇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熨斗古镇在修建时,当地群众发挥了聪明才智,所有古镇房屋因山而建,尽量节约空间,每户的房屋都分为两层,因为地形的限制,房屋内都没有固定的楼梯,上下楼时,都使用木制楼梯,在平时不使用木制楼梯时,可以移开楼梯,节省了空间。所以熨斗古镇的房屋建筑高度都在5—6米,住户之间的房屋紧密相连,一条青石所铺的古街道横惯其中,古街道宽为3米。

在熨斗镇古镇中央街边有一座古戏楼建于清光绪年间,主体建筑占地为135平面米,古戏楼坐北向南,戏楼共分两大部分,在戏楼两边有清代典型的风火墙设计。古戏楼前台为戏楼台,后台为化妆楼。戏楼台基为八层青石所砌,戏楼台高约3米,面积约有35平方米。两楼中间有隔扇隔开,左侧有一个小门,供上下场之用。两楼的房顶相连,但造型各异。舞台檐下有四根大石柱相撑。从舞台向上看,楼顶的大梁、二梁等建筑结构严谨,一丝不苟,楼顶用的拱型椽子也非常罕见,戏楼前部歇山式两角飞檐,后部为硬山式,檐下的木雕、风火墙的砖雕和石阶的雕饰堪称精美。

熨斗镇是一个位于石泉县南部的边缘山区镇,熨斗古镇在清代中期建造,当时湖广两地移民大量涌入陕南,促进了该地区文化生产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文化经济空前活跃。熨斗镇古镇由于地处三县交界的地理位置,在清中后期就成为了石泉县南区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和重要的交通网点,是石泉县南部市场最为繁华的集镇,为石泉县四大古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