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岜沙村

一、自然地理

岜沙苗族村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苗族自治州从江县西部,883县道穿寨而过。岜沙村属丙妹镇管辖,距县城7.5公里,岜沙村共分4个自然寨,分别是大寨、新寨、大榕坡新寨和王家寨,下辖16个村民组,390户,2358人。全村土地面积18.28平方公里。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岜沙村的经济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该村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把发展槿柑作为一条致富的经济路子,目前桠柑种植面积已达370亩。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岜沙的知名度得到很大提高。据不完全统计,游客数量已由最初的几百次,增长到目前的20000人次,其中海外游客3000余次。

岜沙村境内山峰此起彼伏,相对海拔高低差异大,属深切割中低山地貌,村委会所在地海拔550米,全村位于海拔480~660之间。

二、历史人文

苗族历史悠久,自其先民“九黎”、“三苗”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苗族分布面广,从中国到东南亚欧美纵横千里。苗族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无论其历史与现实,内涵异常丰厚,与国内外其他民族相比较,具有诸多的特异,且其内部支系繁多,各地各支系间在共性基础上又有着许许多多的个性,发展之不平衡性亦很突出。

苗族在古代曾聚居于长江中下游及黄河流域的部分地区,后来西迁聚居于以沅江为中心的今湘、黔、川I、鄂、桂五省毗邻地带,而后再由此迁居各地。现在他们主要分布在以贵州为中心的中南和西南的各省山区里。

苗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由于几千年来长期迁徙的结果,各部分彼此隔绝,以致形成了许多方言和土语,据解放后我国语言学家的调查研究,苗语大致可分三大方言,即湘西方言(东部方言)、黔东方言(中部方言)、川黔滇方言(西部方言),七个次方言,十八种土语。

岜沙人最先落脚的地方是在宰涨。“岜沙”系侗族地名,“岜”译成汉语是“巴芒草多”,“沙”是“杉树多”之意,后人将“杉”写成“沙”(侗语译音)。因为初建村时这里巴芒草和杉树多,故名“岜沙”,苗族称“分送”。据传在很久以前,这里的人由黎平迁居到此地,苗族“分”译成汉语是村寨,“送”是黎平,故名“分送”。

岜沙人大多穿自制土布衣,男装为无领左右衽布扣或银扣,短上衣,抿腰长裤,裤管特大,夏季将裤脚上收扎于腰间,年长者包青布头帕,妇女穿裙,冬季缠绑脚,上穿对襟无领布扣(或银毫扣)上衣,袖口、衣脚用“拦干”镶边(也有刺绣镶边的),已婚妇女穿白色蜡染百褶裙,未婚妇女穿黑色百褶裙,胸部挂菱形胸蔸,上绣精美图案,岜沙青壮年男子还有一显著特征,无论上山劳动或出门走亲均是“枪不离手,刀不离腰”,跨间肚脐下配一精致绣花荷包,内装钱物,腰挎精美挎包,头顶挽髻,成群结队外出时,彪悍威武,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岜沙未成年男女按照传统习俗,不同年龄阶段,在发式上有着严格的区别,儿童发式剪成短发,未婚少女发式为不太长,而已婚妇女则结婚之日蓄发,不再随意剪掉。男孩从3岁起就开始蓄发,待年满15岁举行成年仪式,仪式多在腊月举行,先祭拜天地和祖宗,由族中老人为其剃头,留头顶长发,梳挽成髻,此后,预示着他已成年,已到谈婚论嫁年龄。

岜沙人过苗年时间是每年农历十二月初一,与其他苗寨不一样,这里过苗年有一习俗称“守垴”,即从初一到初九,岜沙男女青年都要在寨后燃起篝火做伴。相传此俗源于为保护村寨安全,后发展为男女以此为媒、社交恋爱的重要方式之一。若遇润十二月,那就过两次年,第一次苗年守垴九晚,第二个苗年为十一晚,春节时守垴十三个晚上,过苗年和春节都要祭祖,最大的特点是守垴、吹芦笙、放排枪、踩歌堂。

岜沙较隆重的传统节日有:苗年、秋千节、芦笙节、映山红节、六月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