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购票,刷证进站,手机一点沿途美食送进站……现如今,乘高铁出行,不仅快,还很方便。
然而,这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高铁如此“高能”,离不开智能技术的支撑——想在高铁上“冲浪”,离不开融合4G/5G与卫星通信的车载无线网技术;跑起来又快又稳、不颠簸,那是钢轨和车轮之间的自适应耦合技术降低了振动幅度;美食精准送到您身边,靠的是客运大数据技术将大家的行程、座位、订单与车站商店、送餐人员匹配,从而按时出餐、准确送达。
就说让候车室温度舒适这事儿,那也不简单!这得靠智能识别技术获取候车室人群密度,再结合列车运行数据,预估候车室未来会有多少人。有了这些数据,温度自调节系统才能综合判断,是否开启调温,从而保证无论候车室旅客人数怎么变,温度都适宜。
这些,还不算什么!中国高铁如今有了升级版,那就是变得更聪明的京张高铁——世界首条时速350公里智能高铁。
“这是全球新生事物,智能高铁在国内外均无先例可循。”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科院”)首席研究员李平说。
为了给智能高铁“画像”,在中国工程院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支持下,铁科院联合国内众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科技企业“孕育”了京张高铁。“融合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京张高铁,为全世界诠释了何谓智能高铁!”李平说。
智能高铁,聪明在哪儿?李平介绍,京张高铁首次在建造、装备和运营三个环节,都集成了智能技术,“京张高铁这条全长174公里的S形线路,如今更便捷、安全、舒适、环保,全线都有智慧的光芒。”
例如,它可以自动行驶,无须驾驶员手动操作,就算断了电,还能智能应急行驶到最近的车站。
它的两条钢轨,都有独一无二的“健康档案”,不仅能实时监测,还能全生命周期管理。2021年,这项技术得到了国际认可——获得国际BIM联盟颁发的建筑智慧国际组织大奖。
它还“牵手”北斗卫星,沿线的路基、边坡、隧道仰坡、通信铁塔……就算有毫米级变化,都能被发现。它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能实时监测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辅助列车自动驾驶,它的地震预警系统与中国地震台网实现数据交换,首次实现了高铁地震预警的路地联动……
它全程的10个车站,由同一个“大脑”指挥——在控制室里,就能实现车站灯光、温度、湿度等管理。它采用的智能节能策略,仅在张家口站,每天的照明就能节约用电1000度。
现在,这些让高铁变聪明的智能技术,还推广到北起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浩勒报吉南站,终到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站,世界上一次性建成并开通运营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浩吉铁路,以及深圳都市圈智能城际铁路规划、国家能源集团“十四五”智慧重载铁路规划、国家管网集团智慧管网发展战略规划等领域。
“从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到2019年智能的京张高铁开通,跨越百年,京张线见证了中国铁路迅猛发展的全过程。”李平说,“未来,更聪明的中国高铁,会让大家出行越发便捷。”(记者詹媛)
原标题:智能技术,让高铁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