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宫一号”的初次踏足
到“天宫空间站”的半年“出差”
十一年的时间
中国航天
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展示了
中国人逐梦航天、叩问苍穹的不懈追求
今天
距离“神舟九号”发射
过去了整整十一年
让我们跟随一张张照片
来一同回顾
2012年6月16日
长征二号F遥九运载火箭腾空而起
景海鹏、刘旺、刘洋3名航天员
驾乘神舟九号飞船奔向太空
2012年6月18日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后
航天员乘组进入天宫一号
航天员景海鹏开启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验舱舱门
以飘浮姿态进入天宫一号
中国航天员首次访问在轨飞行器获得圆满成功
第一次把脚印留在“天宫”
6月19日15时46分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向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组合体
发出了一组指令
这是地面第一次以邮件的形式
向航天员传送信息
在这个约15立方米的活动空间中
神舟九号航天员乘组
在轨驻留了13天
刘洋还在天宫一号内
首次使用了
太空自行车功量计进行锻炼
这也是我国航天员
首次在太空使用自行车功量计
其间,还进行了
天宫一号与神舟飞船之间的物品转移
开展了载人环境维护操作
在轨航天医学实验和更换维修性试验等
相关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6月24日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实施分离操作后
刘旺操控着神舟九号飞船来到140米停泊点
12时42分
神舟九号从自动控制状态转为手动控制
之后它的每一步都由航天员亲手操纵
要确保飞船与天宫之间的角度精准控制
这对于重量超过8吨、长达9米的飞行器而言
难度相当于“百米穿针”
刘旺一边控制手柄、一边观察仪表
调整、前进、调整、前进
12时55分
刘旺在景海鹏、刘洋的协助下
成功完成了“操控精准,堪称完美”的手控交会对接
精确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紧紧相牵,对接成功
浩瀚太空中打出完美“十环”
意味着我国完整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也意味着我国具备了向在轨运行航天器
进行人员运送和物资补给的完整能力
6月29日
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
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顺利着陆
在太空遨游了13天的3位航天员健康出舱
为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画上圆满句号
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和掌握了
建设空间站的三大基本技术
载人天地往返、航天员空间出舱、交会对接技术
刘洋成为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
填补了我国女性航天飞行的空白
进一步扩大了载人航天工程的社会影响
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女性的良好形象
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性事件
从神舟一号发射至今
中国的每一次载人航天飞行
都是一次突破
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
从首次出舱活动到手控交会对接
再到今天的航天员中期驻留
每一次都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
树起一座新的里程碑
每一次都扎实地见证了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与成熟
如今
中国空间站大门正缓缓开启
在筑梦太空的征程中
神舟飞船将继续穿梭于寰宇之间
在星辰大海中领航前行!
探索浩瀚宇宙
发展航天事业
建设航天强国
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中国航天
一直在路上!
校对:倪佳晨
原标题:11年前的今天,太空迎来了中国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