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荆紫关镇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荆紫关”之美称,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清一条街”、闻名遐迩的“一脚踏三省”、军事署衙“协镇都督府”、灵秀幽深的法海禅寺等20余处旅游景点和关于秦始皇、刘秀、武则天、包公、李自成、杨四爷、鲁班、法海等许多故事传说,自古至今一直为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168平方公里,辖37个行政村,296个村民小组,6.5万人,拥有“全国重点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

古镇荆紫关背倚猴山、面临丹江,西接秦晋、南通鄂渚。因处军事要塞、交通要隘,总冠名“关”“口”之谓。有史记载的镇名,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公元前304年,此地属楚,楚王派太子荆来镇守,于是就取名叫“荆子口”;西汉时,来往于此必经丹江河上铺草的木桥,故称“草桥关”;南宋时,因荆花遍野,荆籽遍地,改称“荆籽关”;元为荆籽口,明时朝廷派兵驻守,遂改称“荆子堡”和“荆籽关口”;清为荆子关,后取荆花呈紫色吉祥之意,改“子”为“紫”,荆紫关这样一个饱含诗情画意的名字遂延续至今。

荆紫关古镇的形成,离不开丹江河的古代航运。中国最早地理书籍《禹贡》记载,早在春秋时期,这里便有了码头。西汉时,已形成集镇雏形。唐朝中叶,南方许多物资都要通过此处运往长安;白居易、李商隐、元稹等大诗人,从长安南下也都曾路过这里,给荆紫关留下了辉煌灿烂的史笔。“共到庄前竹园下,殷勤为绕故山流”便是元稹于此西渡丹江时寄托的无限情愫,也道出了荆紫关当时的自然风光和物阜民丰。明清时期古镇发展进入鼎盛,《旧志》中记载了明朝前期荆紫关“康衢数里,巨室千家,码头上百艇接樯,千蹄接踵。”的繁荣景象;清朝中期,古镇更是出现了“三大公司、八大帮会、十二家骡马店和二十四大商号”的异常繁华景象,遂成为豫、鄂、陕附近7省商贾云集之地,是南北贸易的枢纽。

北十三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一条街”就是千年古镇荆紫关的缩影。现保存有明清建筑2200多间,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令人叹为观止。山陕会馆、平浪宫、万寿宫、禹王宫等典型建筑风格迥异;刘家大院、陈家大院等富商住宅保存完好;古码头、古关门、古吊角楼与其它古建筑群错落有致、相映生辉。可谓是南北建筑的大观园,古代商业贸易的活标本,南北饮食文化的荟萃处,三省民俗文化的交会地。2001年,“明清一条街”古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1月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一脚踏三省”是荆紫关最为独特的风景。在古镇对岸,离镇中心不足两公里的地方,有一条神秘的小街。该街长不足百米,宽不过十几米,却有豫鄂陕三省人在此居住,号称“三省白浪街”。街中央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三省界碑,三面依次有河南、陕西、湖北三省所书的碑文。小小白浪街,也是三种文化的交会点:向北,是以古都洛阳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向南,是以雄奇三峡为代表的长江楚文化;向西,则是以古都西安为代表的秦晋文化。于是这里便有了颇为有趣的风土人情——明明是门对门、门挨门的街坊邻居,他们有说河南话的,有听陕西秦腔的,有唱湖北汉剧的。真可谓“一块奇石分三省,三种文化喜相逢。”

“法海禅寺”是荆紫关宗教历史文化景观。公元677年,唐高宗亲自拨白银,令尉迟敬德督建,委派高僧西峰禅师建寺于古镇东北的猴山腹地。原名莲花寺,为取佛法无边之意,遂改名为“法海禅寺”。兴盛于宋,重修于明。寺院为三进宫殿式构造,雕梁画栋、石刻木雕相映成趣。原有大雄宝殿、中殿、白衣阁、藏经阁、文珠殿、普贤殿等百余间殿舍,现仅存30余间。寺院周围有鬼斧神工溶洞群、清幽神秘八龙泉、悬崖绝壁千佛洞和万佛洞、山顶观游蛇、佛光照垂帘等八景,附近还有紫竹林、陡壁栈道、猴山睡佛等天然胜景,可谓放大的盆景,微缩的园林。

荆紫关古镇以其独特的南北建筑风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兵家必争的险关要隘,向世人展示着历史演变的沧桑。近代波澜壮阔的革命史,更是向世人讲述了跌荡起伏的历史传奇。1938年2 月21日,毛泽东在致电朱德、彭德怀及长江局的电报中将豫鄂陕交界处的荆紫关,列为全国六大抗战战略支点之一。1946年6月,李先念、王震在中原突围中率部经淅川,抵荆紫关,进陕南,为拉开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947年10月11日,毛泽东在部署解放豫西南诸电文中六次提到荆紫关这个战略要地。指点江山气吞万里的毛泽东对荆紫关是眷顾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