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资讯
6月9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与白俄罗斯文化部第一副部长格罗马达以视频形式共同主持召开了中白政府间合作委员会文化合作分委会第五次会议。中白双方回顾了分委会第四次会议以来中白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情况,就继续发挥分委会机制作用,促进线下人员交流和团组互访,深化文化、电影、文学、体育、旅游等领域务实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
6月10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在四川成都举行。本次活动由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政府主办,主题是“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据了解,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举办的系列活动包括“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主题论坛、第三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丹青记忆守望家园——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线上展览、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展演大赛、“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主题展、邛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等。除成都主场城市系列活动外,各地文物部门、文博单位围绕主题组织开展7200余项精彩纷呈的文物展览展示和惠民活动,旨在营造珍爱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的浓厚氛围。
近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仪式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纪念活动在京举行。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在北京会见中意文化合作机制意方协调人马西莫·布雷。饶权祝贺布雷就任中意文化合作机制意方协调人。他表示,中意两国是东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近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文化合作高水平发展,在多个方面开创了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的先河,中意文化合作机制是其中一项重要创举。自2016年成立以来,机制持续引领和推动中意在文化艺术、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创意设计、旅游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不断深化,取得丰硕成果。中方愿与意方共同努力,继续发挥机制作用、支持机制工作,持续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意文化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湖北省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武汉市政府承办的2023全国非遗曲艺周在湖北武汉开幕。开幕式演出由刘兰芳、张明智等6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领衔,从北京评书到广东南音新唱,从陕北说书到苏州弹词,通过10个传统性与时代性并重的曲艺节目展示,为市民游客奉上精彩的曲艺盛宴。
地方动态
“粤桂协作 文旅共赢”广西大健康和文旅体育产业链(深圳)招商大会近日在广东深圳市召开。大会当日签订重大项目25个,涉及大健康和文旅、科技、教育等领域,计划总投资额112.51亿元。在活动会场外还设置了广西14个设区市精品大健康和文旅体育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区及非遗文创产品和特色旅游商品展示区,引来诸多客商嘉宾参观问询。
近日,以“创新融合·聚能发展”为主题,由全球葡萄酒旅游组织(GWTO)支持,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体育局、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主办的第三届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节在宁夏银川开幕。
6月10日,第十七届云和梯田开犁节暨浙江“浙韵千宿·诗话云和”主题活动在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举办。活动期间,主办方推出宋韵非遗市集,集中展览展示包山花鼓戏、汀州吹打、龙泉宝剑、青田石雕等非遗项目及非遗手工艺品;开展泥泞障碍挑战赛、“开犁大吉”线上特惠周等活动。
近日,新加坡“读唐诗 游山西”入晋深度之旅系列百人首发团成员来到山西太原古县城。为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太原古县城举办了欢迎仪式,并为游客送上山西保健醋、文创手袋等旅游商品。这是今年山西迎来的首个大型境外旅游团。
6月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主办的第十六届“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在恭王府大戏楼开幕。本届演出季得到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国家图书馆、昆山市委宣传部、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的支持,总计9天的演出由五场古琴和四场昆曲演出组成。
今日观点
《中国旅游报》6月8日刊发《延续文脉 优化功能 在城市更新中拓展文旅空间》一文,作者是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熊海峰、靳承卓。文章认为,城市更新需要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在尊重历史传统,不割断人、地与文化关系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城市服务与功能。只有厚植城市文化底蕴,彰显城市人文关怀,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让文化和旅游资源在城市更新中焕发出蓬勃而持久的活力。具体而言,可从如下四方面着力。
一是强化统筹规划和创意策划能力。做好城市更新总体布局,坚持评估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合理确定城市更新重点,积极吸引社会专业人士和企业参与项目运营、策划和规划设计,丰富城市更新的创意与内涵。二是强化文化挖掘和业态创新能力。深度挖掘在地文化内涵,将文化特色融入场景营造、空间设计和业态创新等环节,避免出现“千城一面”的同质化现象。三是强化科技赋能和体验营造能力。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科技赋能城市更新,为居民提供舒适、便捷、智慧的生活环境;同时,顺应文旅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通过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新技术构建沉浸式文旅场景,丰富市民游客体验。四是强化多元参与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广泛收集和听取市民意见,积极吸引有实力、有情怀的企业参与,推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
原标题:文旅下午茶(2023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