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工程防沙治沙步履铿锵

三北地区,横贯东北、华北、西北13个省份,分布着我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沙地、荒漠和戈壁横跨9个省(区)。20世纪70年代,三北地区沙化土地总面积12800万公顷,占三北地区总面积的31.5%,约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90%,形成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

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长远大计出发,作出了在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建设防护林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自此揭开了我国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保护修复的序幕。近半个世纪以来,“三北”工程在我国北疆构筑起了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绿色生态屏障,守卫着三北人民的美好家园。

根据总体规划,“三北”工程建设期限从1978年至2050年,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建设。目前,已进入到了第三阶段六期工程建设期。“三北”工程建设45年来,工程区域生态明显改善,风沙危害明显减缓,水土流失明显减轻,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三北”工程从启动之初,就把防沙治沙作为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40多年来,“三北”工程采取封沙育林、飞机播种、人工造林种草相结合的方式,累计治理沙化土地3360万公顷,保护和恢复严重沙化、盐碱化的草原、牧场1000多万公顷。工程区年均沙尘暴日数从6.8天下降到2.4天,沙化土地连续15年持续净减少。重点治理的毛乌素、科尔沁、呼伦贝尔三大沙地全部实现了沙化土地的逆转。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174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建设初期的5.05%提高到现在的13.84%。

作为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防沙治沙工作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前进。昔日的“沙进人退”变成了如今的“绿进沙退”,回顾“三北”工程45年的防沙治沙之路,从重治轻防到防治并重,再到防治用结合等,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重治轻防:沙进人退与谈沙色变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在“三北”工程建设之前,三北地区的风蚀沙化十分严重,沙尘暴频繁发生。据统计,三北地区1300多万公顷农田遭受风沙危害,粮食产量低且不稳;有1000多万公顷草场由于沙化、盐渍化导致严重退化。这一时期,每年沙化土地面积扩展20万公顷至30万公顷,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亿元,有4亿人受到荒漠化沙化的威胁。

那个时候沙区老百姓生活非常艰苦,风沙遮天蔽日,沙子把房子埋住了,人就搬迁往里走,再重新安家,这就是“沙进人退”。农地播下种子以后,一场大风把种子刮跑了,接着再种,再刮一场风再接着种,“刮三场风,种四次籽儿”,这就是“三刮四种”。因为对沙漠的恐惧和对沙化侵蚀的无奈,人们把沙漠化称为“地球的癌症”,谈沙色变。

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三北地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东北西部沙地及陕西榆林等地陆续开展防沙治沙,通过营造防风固沙林、草方格治沙等形式,减轻了风沙危害,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开创了治山、治沙、治水的新途径,创造和积累了一套成功经验。虽然这一时期的治沙工作仅限于风沙危害的重点区域,规模也不大,但成效十分显著,这些成功实践证明,植树造林是从根本上改变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自然面貌的重要措施。

这一时期在与风沙抗争的过程中,三北地区的防沙治沙处于被动防御和重治轻防的状态。一是没有全国或区域性的防沙治沙规划,主要以社队和群众自发的形式进行沙化治理,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统一的行动。虽然在一些区域创造和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如宁夏中卫铁路固沙体系、甘肃河西走廊小网格农防林、陕西榆林“障蔽”固沙、引水拉沙等,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但“局部减轻、整体恶化”的沙化趋势得不到遏制,沙进人退愈演愈烈;二是边治理边破坏,甚至破坏远大于治理速度,群众“四料”即木料、燃料、肥料、饲料俱缺,大量沙区植被被樵采用于基本生产生活资料;三是受限于经济、社会、科技以及理念等基础条件的困顿,治理沙化缺乏有效手段,被动防御甚至节节退缩,导致大量村庄、路渠、田园被沙侵蚀掩埋废弃。

防治并重:人沙相持与直面沙漠

1977年,原农林部组织专家深入三北风沙区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关于加速西北地区林业建设的设想和建议》。1978年5月,原国家林业总局有关专家向党中央提出了“关于营造万里防护林改造自然的意见”。同年11月,国务院批转《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在“三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三北”工程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先易后难、由近及远,突出重点、规模治理”的原则,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工程建设。一期工程开展以营造农田防护林、牧场防护林、重点地区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为主体的防护林建设,在农牧交错地带的长城沿线安排了近70%的工程建设任务。二期工程启动了毛乌素沙地防风固沙林、科尔沁沙地防风固沙林、京包—包兰铁路两侧绿化、京津周围两市三地绿化等重点工程。三期工程重点建设以农田防护林为主的区域防护林体系,在东北三省、京津和西部8省(区)建设区域性防护林体系。

自1978年“三北”工程开始实施到20世纪末,我国沙化土地防治进入一个崭新阶段。这个时期沙化面积虽然仍在扩展,但增速有所减缓,逐渐进入人沙相持阶段。人们对沙化和沙漠的认识由恐惧变得理性,能够直面并积极防治。

一是在组织形式上,充分发挥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三北”工程一上马,国务院就成立了由各有关部门和各有关省(区、市)党政领导组成的“三北”防护林建设领导小组,各级地方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这种领导体制把工程建设由部门层面提升到政府层面,由行业行为拓展成为社会行为,极大地调动了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流向工程建设领域。

二是从三北地区的区情出发,坚持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实现兴林与富民的统一。“三北”工程突破了建设单一生态型防护林的模式,树立了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指导思想,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兴林与富民的统一。不仅丰富了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内涵,解放了林业生产力,更重要的是让人民群众在生态建设中获利,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形成了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爱绿、护绿、植绿意识不断增强。

三是不断丰富和完善工程建设技术路线。“三北”工程是一项重塑自然、重构生态的伟大壮举,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倡导宜林则林、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近自然理念;坚持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由近及远、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原则;实行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适地适树、乔灌草结合的技术路线。同时,大力推广以草方格沙障为主的固沙、小网格窄林带防护林建设、流动沙地飞播固沙造林、干旱荒漠区造林树种选择及造林、引水拉沙、治沙造田等系列防沙治沙技术,提炼总结出了一条综合防治、科学防治、依法防治的农林牧复合经营之路。

防治用结合:人进沙退与和谐共生

进入21世纪,“三北”四期工程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在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呼伦贝尔沙地、河西走廊、新疆绿洲外围等重点区域,安排70%以上的工程建设任务,实行区域治理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推进沙化土地治理。通过持续不断地建设,三北地区土地沙化趋势得到根本遏制,沙化土地面积由20世纪末的年均扩展24.6万公顷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12万公顷左右,实现了土地沙化整体逆转。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三北”工程科学推进防沙治沙,既防沙之害,又用沙之利。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沙漠和地球上其他类型生态系统同等重要,在调节区域气候,增强地球物质流、能量流交换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不应当、也不可能消灭沙漠或者征服沙漠,要改对抗思维为顺应性思维,顺应自然、尊重规律,科学防沙治沙用沙,学会与沙漠和谐共生。

防治沙漠化,要在防,次在治,善在用。防沙,是要学会与沙漠和平相处,科学正确对待沙漠,有时还要容忍它,就像忍受风雨霜雪一样。治沙,实际是还债,偿还过去不合理开发扩张对草原森林的破坏导致的沙漠化欠账。用沙,在善于利用沙区资源(如风、光、热、景观和地下矿藏等)之外,还要善于保护沙漠。

进入新时代以来,“三北”工程紧紧围绕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不断调整工程建设主攻方向和建设重点。五期工程坚持突出重点、规模治理的思想,以防沙治沙和水土流失治理为主要任务,确定了18个重点建设区,规划了32个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在沙区以防沙治沙、合理开发利用为目的,突破了过去被动的以防和治为主的技术方案,实行农林牧副渔统筹规划,沙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遏制沙漠化扩展速度,大力发展沙产业,建设绿洲农业,拓宽沙区人民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时,坚持规模治理,重点突破,在北部风沙区建设百万亩防风固沙林基地,在新疆及河西走廊绿洲建设大型基干林带,形成了集中连片、规模宏大的防护林体系。此外,加大了毛乌素沙地、河西走廊、新疆绿洲治理力度,维护了国家生态安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数据显示,“三北”工程区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223.6万公顷。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强调,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

三北地区生态脆弱,防沙治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三北”工程是同我国改革开放一起实施、建设期跨越73年的伟大生态工程,需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2021年至2030年是“三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设期,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是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未来,“三北”工程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以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根本目标,凝聚各方面力量,加快生态建设步伐,持续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努力使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中国目标早日实现。

原标题:“三北”工程防沙治沙步履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