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廿八都镇基本情况
廿八都古镇位于浙、闽、赣三省交界处,建镇已有900多年历史。宋熙宁四年,江山设都四十四,此地排行二十八,故名。现存规模庞大且保存相对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主要有长约2公里的古街和36幢古民居,11幢古公共建筑,建筑风格融浙徽赣和闽北客家式,西洋式于一体。古镇有1.2万多人口,繁衍着142种姓氏,交流着13种方言,素有“百姓古镇”和“方言王国”之称。民俗风情奇异,专家称赞“全国罕见”,“浙江省排行第一”,文人誉为“文化飞地”,“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导演谢晋、张纪中等考察后,都认为廿八都古镇在国内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等价值。早在1991年,廿八都古镇就被浙江省政府批准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6月,廿八都古镇通过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审,被列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9年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山歌)之乡”,2017年江郎山—廿八都被国家旅游局评为5A旅游景区。
二、历史文化价值特色
1、文昌宫
文昌宫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占地面积1576㎡,主建筑有三进四天井,属于廿八都民间集资建造的公共建筑,但建筑之精美,装饰之豪华,丝毫不亚于官方建筑。文昌宫中现存有451幅彩画,其中71幅人物典故,380幅山水花鸟。
正殿是面阔五开间的三层歇山顶重檐建筑,是供神的主殿。两侧厢房只有一层只有一层,是在文昌宫借读的穷苦文人的住所,也是当年义塾的所在地。
正殿一楼是文昌帝君殿,古代供奉着文昌帝君的牌位。走进大殿,天花板上布满彩画。中间最大的一幅是“文昌帝君赐福图”,左右分别描绘的是古代帝王寻求贤才的典故:“刘备三顾茅庐”、周文王渭水访贤“,正门上方为”梁灏八十中状元“,四幅彩图结合在一起正好是古代一首“劝学篇”:“天子重英豪’(“刘备三顾茅庐”、“周文王渭水访贤”)文章教尔曹(“文昌帝君赐福图”)。
后殿是大成殿,供奉着“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夫子。文革中孔夫子牌位被毁,整座文昌宫也作为大队的粮库来使用了。现已修复的大成殿内陈列着反映廿八都独特文化现象的图片资料、剪纸。
2、洋油店
仿西洋巴洛克式风格的建筑,是本地商人姜秉书的宅院。占地面积300㎡,为三开间二进一天井布局。因主人经营洋油,原称作“亚细亚煤油公司”。洋油店是清末民国廿八都最有代表性的商号,为展示廿八都深厚丰富的商旅文化,展现昔日“因路而兴运,缘运而聚商,倚商而成市”的廿八都古镇,以展览的形式再现“商贾云集,百货星罗”的商业重镇格局。
3、德春堂药店
占地面积300平方米,是清代廿八都商人姜秉怡经营的一间药店。清末明初是廿八都最大的一家中药铺,专做中药材批发和零售。在药店大门两边曾有一幅石雕对联,由于在文革中遭到破坏,现在仅存八个大字的字迹。古代廿八都商人已经有了很好的广告意识,德春堂大门上方建有一个悬阁,在悬阁四周的木板壁上仍然保存了当年的药品广告,有“止咳保肺片”、“保肾固经丸”等等。为展示昔日古朴的药店型制,发挥现代药店的功能,结合药膳开发,最大限度发挥德春堂药店老字号的作用,整个德春堂药店突出三个特点:一是旧式药店可观性;二是现代药店中西结合实用性;三是药膳突破性,以药膳反映中国中草药的神奇和普及。
4、姜守全旧宅
姜守全旧宅位于姜家中弄。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姜守全是一个显赫的人物,民国十五年(1926)参加国民革命军。抗战胜利,1946年春任吉林省财政厅厅长、少将军衔。他与戴笠私交甚密,戴笠多次来廿八都都住在他家。1941年,戴笠从上海、杭州等地来的难民中挑了四十几位少女在他家办了一期女特务训练班,称“东南办事处特务训练班”。
5、姜遇鸿旧宅
姜遇鸿,生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九月,为本地商人姜在淇之子。光绪十八年(1892)姜遇鸿捐五品同知府。壮年从政之余,创办“隆兴鸿记”“隆兴钱庄”等多家商号,还创办造纸作坊、药铺等多个企业,其资本雄厚,经营有方。姜遇鸿以经营“三籽”(铜籽、茶籽、柏籽)和过载行,钱庄为主,是廿八都最大的商号之一,是民国时期的首富。建造姜遇鸿旧宅的图纸是从宁波专门请人设计的,一连三幢和大街上的店屋连绵相接,占地二千五百平方米,光天井就有三十六个,三十八个工匠精雕细刻,足足化了十年时间,到清宣统年间才完成,是廿八都规模最大的民居建筑。由于姜遇鸿经商,经常往来各城市,接触外商,受西洋建筑影响,所以其建筑具有欧洲风格,形成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6、姜隆兴旧宅
“隆兴钱庄”为三进二天井布局。晚清时期,以姜氏家族形成的商业集团,在经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资本,为扩大业务,促进流通而建立。该钱庄在廿八都设总部,在浙江、福建、江西等地方设有分号,据说,凡隆兴钱庄开具的银票,在隆兴商号的所有分号均可兑现。钱庄的门楼以木结构为主,在门楼上方雕刻了很多富有意义的人物造型。如起支撑作用的牛腿,中间的两个是生意人喜欢的“招财、进宝”;外面的两个为“福、寿双星”。门楼下方有砖雕“紫气东来”,它取自于老子出东关的一个典故,除有吉祥之意外,还说明大门的朝向。
7、关帝庙
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武帝庙。总占地面积为1100㎡,分为庙宇、过街亭及戏台三部分。进入关帝庙,中间主尊为关公。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山西解州人。关羽才兼文武,绝伦逸群,通经熟史,建安二十四年(219),败走麦城,被东吴孙权杀害,终年五十九岁,生前汉献帝封他为“汉寿亭侯”,死后蜀后主刘禅追谥他为“壮缪侯”。
8、杨通敬旧宅
建于清光绪年间,共有三进二天井,占地面积达800平方米。古镇现存二十四个门楼中最美的门楼。门楣下方是“双狮戏绣球”的石雕。这坐宅子的柱子也是与众不同,宅子上堂立着圆柱,下堂却立着方柱。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天人合一”,讲究效法自然,风水术中推崇的“天圆地方”原则,就是对这种宇宙观的一种特殊注解。
9、杨仁和旧宅
杨仁和旧宅共五进四天井,占地面积达1200平方米,是杨氏家族中较为显赫的大宅之一。这幢宅子中的门楼特别高大,融浙、闽、赣三省建筑风格于一体,集砖雕、木雕、石雕、瓦雕、泥塑雕五种艺术形式与一身,是廿八都民间建筑的精华。清代中晚期,由于大量的移民已经成为廿八都的主要居民,他们不仅将各自的方言、民俗带进廿八都,也将各省不同的建筑风格融入古镇的建筑中。经匠心独运的高手精心设计,打造出了独特的廿八都门楼。这个门楼上共有四个牛腿,分别雕有仙鹤等珍禽瑞兽,暗寓长寿延年。
10、东岳宫
据《封神榜演义》中传说,周武王伐纣,元帅黄飞虎归阴后,封神为东岳大帝,又叫大王公,农历三月廿八日为其诞辰纪念。东岳大帝,掌天下生死之权,管人间善恶之举,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清咸丰八年(1858)焚毁。同治四年(1865)集资重建,光绪十六年(1890),蚁蚀坍塌。民国12年(1923),全镇民众捐资,乡佐杨秀东设计,本市王村木匠王仁树主持施工。东岳宫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25平方米。平面呈正方形,坐东北向西南,二进一大天井四小天井七开间。整幢建筑分为东岳殿、血池殿、三清殿、财神殿、功德司、速报司、注生娘娘殿等八大殿。
11、珠坡桥
它的名字来源于一个传说故事。相传从前有一王子避难在此。以饲养母猪贩卖小猪为生计,对所养母猪,寒冬炎暑,精心护理,相安无事。时间一久,为暴君所探知,派兵将来捉拿王子,王子逃难,跨母猪为坐骑,逃到猪坡岭为追兵赶上,连同母猪一起被杀,血顺岭流淌,后人流传此事,遂叫“猪婆岭”。读书人因嫌其名不文雅,有识之士更名为“珠坡岭”。廿八都人善唱山歌,珠坡岭正位于砍柴人即将到家的路上,山坡平缓。樵夫一路下坡,心中欢畅,免不了哼上几句,于是“一人唱歌,众人和”。久而久之,珠坡桥便成为樵夫的赛歌桥。也就有了枫溪十景之一的珠坡樵唱。
12、北堡门
北堡门是古镇的四大门之一,高6米,宽5.5米,因古时候廿八都是一个军事重镇,特设有东升门、大南门、西园门、北堡门四大门。北堡门也是进入古镇的北入口。在古时候,迎面而来的商旅走卒,文人墨客经仙霞岭过仙霞关纷纷穿北堡门进古镇。为古镇带了生机。
13、三品游击衙门
廿八都史有“操七闽之关键,巩两渐之樊篱”之称,1100多年前,黄巢挥戈南下,在闽、浙之间的崇山峻岭中开辟了一条仙霞古道,从此四周关隘拱立,大山重围的仙霞岭成了历代屯兵扎营之所,兵家必争之地,被誉为“东南锁钥,八闽咽喉”。 仙霞关为中国四大名关,至今犹存四道关寨遗址,历史上属福建路建宁府浦城县。清顺治三年(1646)年三月,明隆武帝加封二十三岁的郑成功为忠孝伯,挂招讨大将军,镇守仙霞关及仙霞岭上浙闽赣边境诸关,驻廿八都。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廿八都设浙闽枫岭营,建三品游击衙门。这里就是按当年衙门布局在原址上恢复的三品游击衙门。分为“浙闽枫岭营总府形式陈列”与“仙霞岭军事历史展览”两大块。
14、观音殿
观音殿始建清光绪年间,占地面积840㎡,主建筑有三进两天井。入门中央就是一座笑脸迎人的弥勒佛背面是韦陀。两边供奉代表“风、调、雨、顺”的四大金刚。“竹林慈云护赤子,莲台甘露济群生”。正殿供奉的是千手观音。千手观音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千眼千臂观世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