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 全国文化和旅游行业复苏势头强势

“学习强国”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召开的媒体通气会上获悉,在大力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相关政策指导下,今年“五一”假期全国文化和旅游行业复苏势头强劲,市场繁荣有序。

经测算,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共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

据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整体呈现四个特点:一是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丰富。“五一”前,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各地和各支持机构陆续推出以“春暖花开 我要旅游”为主题的系列文旅消费促进活动,同时启动实施“百城百区”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各票务支持机构协同发力,纷纷推出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优惠套餐。“五一”期间,全国营业性演出3.1万场,同比增长417.5%;票房收入15.19亿元,自2012年开展数据监测以来首次与电影票房持平,同比增长962.2%;观众人数865.49万人次,同比增长333.2%。互联网平台酒店预订量也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二是文化和旅游惠民措施激发消费热情。结合“五一”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周活动主题,全国共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2万余场次,涵盖演出、展览、主题公园、休闲娱乐、景区景点、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多个门类。各地纷纷实行景区门票减免、发放文化和旅游消费券等措施。全国共发放消费惠民补贴约4亿元,吸引超2亿人次参与。三是跨省中长线游、周边游和热点景区高位运行。300公里以上的跨省、跨市游热度明显走高,北京、浙江杭州等传统旅游目的地热度不减,重庆、山东淄博等“网红城市”及浙江仙居、云南芒市等小众目的地备受关注。24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间客流量8561.6万人次,平均每个集聚区每夜5.87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103.8%。四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特征更加明显。文博看展、国风国潮成为旅游新时尚,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莫高窟等文化地标热度不减,三星堆考古研学、爱国主义研学等吸引大量游客;全国音乐节、演唱会票房收入6.46亿元。其中,跨城观演人数占比超过50%,从而带动所在地周边酒店预订量升高;旅游演艺持续火爆,大中型旅游演艺票房收入5.76亿元。各大品牌音乐节门票售罄,热度在“五一”之后仍在持续。

据介绍,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重点围绕拓展乡村空间、城市空间、数字空间、夜晚空间、国际空间五大消费空间,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抓住城市更新机遇、创新文旅消费场景、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繁荣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扩大对外文化贸易;组织实施好2023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百城百区”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围绕暑期、中秋、“十一”、元旦等,贯穿全年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线下线上相结合的促消费活动。

此外,文化和旅游部还将于6月底在辽宁大连举办“中国之夜”文化和旅游消费嘉年华暨“夜精彩,越美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主场活动;支持各地因地制宜举办特色消费促进活动,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培育新型业态,推动音乐节、演唱会等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更好发挥旅游演艺对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拉动作用,让“音乐+旅游”“演出+旅游”成为新时尚,为文化和旅游产业复苏提供强劲动力。(“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记者李思垣)

原标题:“五一”假期 全国文化和旅游行业复苏势头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