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开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新局面

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是促进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加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明确了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工作的努力方向和目标任务。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秉承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理念,全方位、深层次推动开放合作,奋力开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新局面。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系列重要论述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深入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科技开放合作迈出主动布局新步伐,国际化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不可或缺的科技力量。

积极拓展对外科技交流合作空间,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我隔绝,而是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只有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才能在合作互动中加强与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交流互鉴,在优势互补中促进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多年来,我国许多重要科技成果向全球公开发表、与全世界共享,其中2011—2021年高被引论文数量占全球份额的27.3%,位居全球第二位,为丰富人类知识宝库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我国已经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加入了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与60多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开展了政府间联合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也充分发挥国家科学院的合作优势,与64个国家和地区的138家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及国际科技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落实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的重要承诺,成立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并开始向全球交付公共科技产品;布局建设了10个海外科教合作中心,牵头发起了我国第一个综合性国际科学组织“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吸引了来自48个国家的67家成员单位加入。

努力发挥科技优势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彰显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利益休戚与共、命运紧密相连,只有深化全球科技交流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才能在实现自身更好发展的同时惠及各国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碳中和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计划、科技抗疫国际合作行动等,持续推动对外科技交流合作,为全球重大议题和科技挑战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中国科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平台搭建、项目组织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协同解决重大风险挑战。启动实施发展中国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和“一带一路”科技合作行动计划,帮助相关国家解决经济作物种植、生态多样性保护、饮水安全等方面科技问题,为服务当地民生改善、促进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科学院积极向全球共享新冠病毒基因组数据180多亿次,主动分享“托珠单抗”治疗方案,与全球科学家一道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国际人才交流活动蓬勃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当今世界,人才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呈现出供需矛盾突出、竞争重心上移、空间集聚加速、跨国流动高频等鲜明特征,人才工作迎来历史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导向,出台了一批引才引智的政策举措,积极为各类创新主体和创新人才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促进各领域、各层级国际人才交流活动蓬勃开展。同时,积极支持科技人才走出国门,通过设立海外科教机构、交流访学、联合项目等开展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近10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累计达321万人,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在此过程中,中国科学院人才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也得到稳步提高,外籍人员占全院科研人员比例为3%左右;一大批科学家在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国际科学理事会等国际组织中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达到128名,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24个国家,为促进中外科技交流合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积极参与和组织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各类合作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外科技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大亚湾核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黑洞探测等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中国科学家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我国作为7个成员国之一,承担了ITER的磁体支撑、校正场线圈系统、磁体馈线系统等近10%的研制任务,已完成并成功交付目前国际上重量最大、难度最高的超导磁体线圈。再如,在中国科学院牵头组织开展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有来自美国、德国、瑞典、英国、尼泊尔、巴基斯坦等3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国际科学家直接或间接参与,中外科学家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和进展。又如,继参与“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织联合全球科学家拍摄到第一张黑洞照片之后,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科研人员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利用全球各地16个观测台站,公布了在“新频道”拍摄的黑洞“全景照”,首次将黑洞的阴影及其周围的吸积流和喷流形成区呈现在同一张照片之中,为更加全面地了解黑洞周围的物理过程提供了重要参考。据统计,2013—2022年,我国国际科技合作论文数量从6.1万篇增长到15.6万篇,占全球国际合作论文的比例从14.1%提升到23.4%,反映出我国科学家参与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积极成效。

二、深刻认识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重大意义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开放合作是当代中国的鲜明特征。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要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领会,切实增强做好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宏伟目标。我们要准确把握科技自立自强与科技交流合作的辩证统一关系,深刻认识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应有之义,而科技自立自强是平等交流合作的先决条件。科技自立自强不是要逆全球化,也不是要单打独斗,更不是一切科技成果都需要“从头再来”,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采取互惠共赢的合作政策,在开放合作中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发展阶段,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积极学习借鉴各国先进科学技术,在交流合作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同时也努力为人类科技事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随着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国际科技体系中的跟随者、学习者,逐渐转变为重要的参与者、贡献者和部分领域的引领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必然要在更高水平上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通过交流互鉴促进创新发展。

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是适应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和科研范式转变规律的客观需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空前活跃,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速度、精度前所未有。随着科技发展进入大科学时代,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协同创新、开放创新、合作创新成为全球创新战略的共同选择。据统计,由不同国家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重,从2000年的11%增长到2022年的24%。近10年来我国两院院士评选出的年度“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成果是通过跨国合作取得的。我们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性机遇,就必须深刻把握当前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大方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全球视野下积极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深度参与全球创新网络,集聚更多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在全球科技发展中不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

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是携手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的有力手段。当今世界,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网络安全、公共卫生、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加。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科技创新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关键变量,从解决个体健康难题到改善人类整体生存环境,都离不开跨国别、跨地域的通力合作,离不开各国科学家不懈攻关。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要始终坚定不移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坚持团结、包容的开放精神和理念,持续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共同探索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更多成果惠及各国人民,努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中国科学家的贡献。

三、更好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中的骨干引领作用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代表国家科技创新最高水平,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部署要求,从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更好支撑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战略高度,深刻理解新形势下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国际视野、世界眼光,积极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新举措,加快打造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新高地。

开展差异化、有特色的科技交流合作,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重点的国际合作伙伴网络。坚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原则,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持续巩固、深化、拓展与国际一流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的伙伴关系。不断丰富创新合作形式和内容,针对不同国家、不同机构的实际情况,围绕共同关注的科技创新问题寻找最大公约数,聚焦“想合作”“能合作”的领域,建立新的合作机制,开展高水平务实交流合作。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为契机,围绕“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和合作国可持续发展需要,持续深化与沿线国家科技合作。深入参与重要国际科技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等多边合作机制,持续提升我国在高水平学术组织、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和国际产业创新链条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营造更加开放的国际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不断优化国际科技合作生态,通过更加广阔的事业平台、更加灵活的方式方法,集聚更多国际一流人才,吸引更多优秀留学生、国际青年学者来华学习交流培训。加快完善国际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和便利条件,解决国际人才工作生活中的后顾之忧,确保“来得了、留得下、用得好”。同时,要加强本土人才的国际化培养,支持和鼓励科研人员通过交流访问、合作研究等方式“走出去”开展更高水平、更有实效的国际交流合作。

组织实施一批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重点品牌项目,全面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科研实力较强、高水平科技人才集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中等方面的优势,瞄准世界前沿科学问题和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挑战背后的科学问题,牵头发起若干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多边科技计划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国际科技传播,用好全媒体渠道,传播中国创新成果,讲好中国创新故事。形成一批具有领域引领力的品牌学术会议,发掘打造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学术声誉的活动品牌。加强品牌化一流学术期刊建设,构建数字化学术出版平台,为国际学术交流互鉴提供更多渠道和载体。

着力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国际科技合作队伍,形成与高水平国际合作相适应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积极发掘遴选具有丰富海外学术经历、较广国际合作网络、较强国际合作能力的科技人才,支持他们更好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加强国际组织任职人才梯队建设,把国际组织任职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指标,并为其参与国际组织工作提供必要支持。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充分激发他们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积极性,在学术上升期就逐步构建“国际朋友圈”。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管理支撑能力建设,打造一支熟悉内外部情况、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队伍。

强化合规意识、安全和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升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规范化水平。妥善处理好“合作”与“安全”的关系,压实主体责任,细化制度流程,把牢风险关口,守住合作底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研判分析各类国际合作风险隐患,加强国际合作安全制度体系建设,完善各类安全防控和应急响应机制。加强政策宣贯和专业化能力建设,提升知识产权、人才引进、舆情应对、数据共享、生物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风险防控能力,保障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我国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积极开拓者和重要实践者,建院70余年来,充分发挥国家科学院的独特优势,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为我国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自身改革创新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科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上谋划和推动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工作,为把我国早日建设成为科技强国、支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新的更大创新贡献。(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原标题:奋力开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