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洛阳以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而在中国历史发展和城市建设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历史文化街区
金元故城位于洛阳市老城区,是公元1217年(金朝兴定元年)在原隋唐东都里坊区遗址上兴建而成的城池,经金、元、明、清延续至今已800年,城池格局和街巷框架至今未有大的改变,是洛阳四千多年有纪元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一座古城,也是迄今为止洛阳地面上唯一一座古代城池。东西大街、南北大街形成的“十”字街为当时城市的主干道,东、西、南大街形成于金正大元年(1224年)。古城内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说。据史料记载,金元时期洛阳城的规模:“城周围八里三百四十五步”,约为边长1400米的正方形,城区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老城四面开门,东为建春门,西为丽景门,南为长夏门,北为安喜门,以后岁有修茸,颇为壮观。现状金元故城范围内总面积2.396平方公里,人口6.46万。
1982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市第四期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了《洛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了老城区东南隅、西南隅两条历史文化街区,对老城的建筑高度、体量、形式等进行了非常严格的控制,为东西大街的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今中心城区无新增历史文化街区。
现有东、西南隅两片历史文化街区,街区总面积约125公顷,人口密度约1.99万人/平方公里,目前人口约2.5万人。2014年至今老城区政府积极探索古城项目开发运营模式,对已实施的文峰塔片区采取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将已建成的4.8万平方米进行专业化整体运营,植入200余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业态,利用大数据、电子商务等平台进行数字化管理。2017年4月10日一期文峰塔片区(70亩)建成开放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二、工业遗产和历史建筑
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原苏联援建的156个大中型项目,有5个建在洛阳涧西工业区(第一拖拉机厂、轴承厂、矿山机器厂、铜加工厂、柴油机厂),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入口区、洛阳铜加工厂入口区规划严整,建筑体量宏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洛阳玻璃厂位于西工区,洛玻始建于1956年,是建国初期中央在西工区投资建设的两个大型工厂(玻璃厂、棉纺织厂)之一,也是 "洛阳浮法"的诞生地。
第二、十、十一、三十六号居住街坊的规划布局和建筑形式是在50年代苏联专家指导下完成的,街坊将现代化的居住模式与传统的四合院形式有机结合,明确的体现了厂区和生活区的对应布置、生活区与配套服务设施紧密结合的规划思路和原则,较好地处理了生产、生活与交往的关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是中国工业区建筑史、中国居住建筑史上重要代表作品。
明清古城内,分布有清末民初时期的传统建筑,他们院落格局完整,建筑单体精美,是洛阳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
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包括:河洛大鼓、唐三彩、洛阳正骨、杜康酿酒工艺、洛阳牡丹栽培技艺等。其中,河洛大鼓已进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唐三彩、洛阳正骨、杜康酿酒工艺、洛阳牡丹栽培技艺、洛阳关林朝圣大典、洛阳海神乐、洛阳宫灯、洛阳水席和黄河澄泥砚等9个项目进入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洛阳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夏代已有“奇伟之戏”和“烂漫之乐”。至汉包括音乐、歌舞、杂技、幻术、说唱甚至体育在内的综合性“百戏”艺术,以及雅乐、散乐等,一直延续到隋唐时期繁盛不衰。诸如汉代,皇帝每年正月初一都要在可容万人的德阳殿举行盛大的“百戏”表演:隋炀帝每年正月十五在天津街“盛陈百戏”,伴奏者竟达数万人之多,武则天曾自制《神宫大乐舞》,曾用九百人在洛阳万象神宫演出;唐玄宗更好乐舞,他曾集三百里内散乐于东都,相较胜负;后唐庄宗提倡戏剧,常亲自粉墨登场。这些缤粉绚烂的传统文化,发展到近、现代,则出现了独具特色,富有浓郁地方风味的豫剧“西府调”,洛阳曲剧、“洛阳大鼓”、管子、唢呐、“洛阳龙灯”等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每到逢年过节或民间喜庆之日,这些传统文化,无不大显风采,洛阳大街小巷,人潮如涌,热闹非凡,中外来宾都纷至沓来,乐于观尝。
四、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市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82余处,分为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近现代重要史迹、石碑及石刻、其他文物等六大类。规划重点对隋唐洛阳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二里头遗址、邙山陵墓群(含东汉陵墓南兆域)、周王城遗址等大遗址提出保护措施。对于龙门石窟、关林、白马寺、潞泽会馆、洛八办等重要文物保护单位,规划明确分级保护要求。
洛阳市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老城片区)内现有文物保护单位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 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董公祠、妥灵宫、文峰塔、府文庙、府城隍庙、鼓楼等均集中在古城街区内。地下遗址3处,包括宋代衙署庭院遗址、宣仁门遗址、东城东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