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

一、城市概况

青州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总面积1569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8个镇、1052个行政村(居),总人口94.04万人,有回族、满族等少数民族近3万人。青州市地处淄博、潍坊、东营三市交接处,国铁胶济铁路货运线和济青客运线、两条地方铁路货运线益羊铁路和羊临铁路,以及济青高速公路(G20)和长深高速公路(G25)在境内交汇贯通,309国道、胶王路等穿境而过,是山东半岛腹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之一,被列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山东半岛城市区副中心城市。青州于1989年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09年开始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3年11月,被国务院批复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二、历史沿革   

青州在远古时为东夷之地,传说大禹治水后,按照山川河流的走向,把全国划分为青、徐、扬、荆、豫、冀、兖、雍、梁九州,青州是其中之一。中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中称"海岱惟青州"。海即渤海,岱即泰山。据《周礼》记载:"正东曰青州",并注释说:"盖以土居少阳,其色为青,故曰青州"。

青州素有“东方古州,三齐重镇、海岱都会”之称。古城的历史可上溯到7000年前,是北辛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青州桃园遗址出土的这些北辛文化时期的陶鼎就是有力的证据。到了周代,青州为姜尚封地,是为齐国。汉初开始在此置郡县,曾为1000多年的省级治所、1600多年的州郡府治所在。明洪武九年(1376年)之前,始终是山东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也曾是建国立都、封侯封王之地。南燕国定鼎青州古城12年,王朝都城,省内唯一。省会1065年,府级衙门1608年,县治2200年。自汉初至今,青州市域内曾先后出现过六座古城池:一是广县城,始建于西汉毁于西晋;二是广固城,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曹嶷所筑,曾为青州刺史部治所和南燕国国都,城存99年,毁于义熙六年(公元410年);三是东阳城,东晋义熙六年(公元410年)由羊穆之始筑,成为南北朝、两宋时期山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存718年,毁于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四是南阳城,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因东阳城拥塞,又在阳水南岸增筑南郭,称南阳城;五是东关,始于宋代,是南阳城的子城;六是满洲旗城,始建于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毁于1947年。

三、历史文化价值和地方特色

青州有7000余年发展史、5000余年的文明史、2000余年的建成史,历史文脉清晰,古城特色鲜明,具有“东方海岱古州、青齐文化名城、山东宗教圣地”的历史文化价值特征。青州是东夷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市域内文物古迹多达906余处,有以“寿比南山”而著称的云门山,有被誉为华东东部最大的“石窟造像群”的驼山,有中国元代三大真教寺之一的东关真教寺,有全国首批唯一的“县级综合性一级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昭德古街和北关历史文化街区、偶园历史文化街区、东关历史文化街区以及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遗址、以范仲淹命名的范公亭公园、我国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康熙风格的人造园林—偶园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人文遗迹丰厚,构成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和格局。

青州“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负海之饶”,地理位置优越。古城格局集“山、水、城、绿”为一体、具有“三山连翠、障城如画、双城对峙、一水中流”的城市特色。西南部是峰峦叠嶂的山区,是集喀斯特地貌、红丹崖地貌和玄武岩地貌于一体的国家地质公园,其中,包括云门山、驼山、玲珑山、仰天山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东北部为平原沃野,境内物产丰富,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是“中国花木之乡”。被誉为“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之一。

四、文物情况

青州市文物古迹类型丰富,其中,古遗址376处,古墓葬91处,古建筑148处,石窟寺及石刻4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56处。青州市博物馆是2008年国家文物局首批入选的全国唯一县级综合性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4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42件,珍贵文物近2000件。青州市城区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青州古城及其现存的文物古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偶园是中国北方明末清初私家园林艺术和叠山技术的代表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门山、驼山石窟造像群和摩崖造像群、龙兴寺遗址出土的窖藏佛教造像则是山东地区造像艺术的典型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