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
当抑扬顿挫的秦腔碰撞上传诵千古的《渭城曲》
\n\n
是什么味道呢?
\n\n
当“诗佛”王维碰撞上长安
\n\n
又诞生了哪些佳作?
\n\n
学者郦波将和大家透过王维的诗歌
\n\n
开始一场行走与感悟的旅程
\n\n\n\n
用全新的音乐形式致敬传统
\n\n
西安的渭水河畔是唐诗里的送别胜地。
\n\n\n\n
王维在这里写出了他传诵千古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即《渭城曲》。
\n\n
\n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n\n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n\n
——《渭城曲》
\n
\n\n
《渭城曲》流传千年,被改编过无数版本。如今,西安音乐人曹轩宾选择用方言和古诗词相结合的方式,用全新的音乐形式致敬传统。
\n\n\n\n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秦腔的唱法为这首诗赋予了独特的陕西韵味,韵律更加有起伏感。
\n\n
“我们现在西安还有什么?我们未来西安还能有什么?”曹轩宾希望西安不止步于曾经的历史,并创造更多现代文化名片。
\n\n
长安曾经是中国古代雅乐和流行歌曲最重要的阵地,而现在,在这位西安年轻人的努力下,现代音乐和古诗词又碰撞出了美丽的音乐之花。
\n\n
“音乐大师”王维的双重生活
\n\n
王维本身就是位音乐大师,当年他任太乐丞,主管音乐。
\n\n\n\n
他曾为人生知己李龟年写下《红豆曲》,即《江上赠李龟年》。李龟年在湘中采访使的宴席上,望着北方深情地唱起这首王维的诗歌,唱完之后,满座泫然泪下。
\n\n
\n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n\n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n\n
——《红豆曲》
\n
\n\n
除了官员,王维的另一重身份是隐士。
\n\n
他曾在辋川隐居了14年,留下了很多历史遗迹和故事,也在这里写下了大量的诗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句对当地风景的刻画,千古流传,也让人对当地心生向往。
\n\n\n\n
为了不让王维的遗迹湮没在历史尘埃里,蓝田人张效东还在一点点地辨认、寻找着王维在当地留下的宝贵历史遗迹。
\n\n
在蓝田古道上,张效东和郦波吟诵着王维的《鹿柴》,站在诗句的发生地中,揣度王维写此诗的风景和心情。
\n\n
\n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n\n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n\n
——《鹿柴》
\n
\n\n
在这里,他们发现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原因:王维当时站在山中的一个石沟中,这里没有地、没有房,也就没有人,但是走完这个沟之后,那边的村落的人声则会隐隐约约传到下边来了。
\n\n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长安城
\n\n
长安,这个滚烫的名字,历经千百年的洗礼,如今温度渐渐褪去,变成传说。
\n\n
璀璨、辉煌、强盛、丰厚……这些溢美之词只能堆砌出一个概念化的长安,想真正触摸它,就必须穿越过冰冷的城墙,进入城市的内在。
\n\n\n\n
从西安碑林博物馆讲解员杨烨到研究唐史的王双怀教授,从将方言和唐诗融合的音乐人曹轩宾到寻找王维遗迹的蓝田人张效东,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长安、对王维、对唐诗的热爱。
\n\n\n\n
唐诗穿越千年,引导着人们去追寻、去探索。
\n\n
那些宝贵的诗句、那些鲜活的音乐、那些真实的灵魂,永远是华夏文明历史长河中,永恒不灭的浪花朵朵。
\n\n\n\n
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
\n\n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央视剧评)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