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以下简称“物化探所”)编制的《沿海滩涂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要求》通过审议,作为该局标准准予批准、发布实施。
我国沿海滩涂区具有面积大、分布集中、区位条件好、农牧渔业综合开发潜力大等特点,是重要的后备资源基地。滩涂区属于海陆过渡地带,受地表条件、潮汐和传统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局限性的影响,滩涂区地质调查工作相对滞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沿海滩涂区借助多种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的技术优势,开展综合地质调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沿海滩涂区具有特殊地质环境和工作条件,交通不便,常规陆地车辆和中大型船只无法进入,工作窗口短,面临海水盐分含量高、已有技术标准不能满足工作要求等诸多困难,使用常规陆域和海洋地球物理方法难以取得理想的勘查效果。为此,物化探所牵头,在充分研究滩涂区地球物理勘查工作特点和以往地球物理勘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滩涂区特殊景观区开展了多种地球物理方法适应性研究,从仪器设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解释等关键过程入手,总结研制形成了《沿海滩涂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要求》。
据介绍,《沿海滩涂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要求》涉及沿海滩涂区地球物理勘查中技术设计、仪器设备、野外工作、数据处理与图件编制、资料解释、报告编写与资料提交、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沿海滩涂区解决典型地质问题的有效方法技术组合,开启了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应用类标准编制的先河,为今后地球物理综合应用标准编制积累了经验。同时,把新方法、新技术纳入其中,促进理论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地质调查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地球物理技术支撑。
原标题:《沿海滩涂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要求》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