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
秋分时节,天气给人的感觉,两个字:爽、朗。
\n\n
爽、朗,一个是爽,天气感觉清爽了;一个是朗,天空感觉明朗了。
\n\n
于是,秋毫可以明察,秋水能够望穿。
\n\n
董仲舒《春秋繁露》曰:“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被认为是昼夜均等,寒暑平衡的中间点,是“平分秋色”之时。但各地的温凉更迭大不相同。
\n\n
秋分时节,虽然有了些许寒意,但我还是特别喜欢那句诗:“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夏天被热得昏沉沉的,也被热得特别烦躁。秋分时的一丝轻寒,恰好让人舒畅,恰好给人一种唤醒感,气温体现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分寸。
\n\n
但再凉一点,便有了草木枯萎的肃杀之气,所以希望这样的天气不要来去匆匆,“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n\n
疏朗时节,快意秋分。
\n\n
秋分一候“雷始收声”,不再打雷了。古人认为,雷电乃龙所为。春分雷乃发声,秋分雷始收声。而龙,春分登天,秋分潜渊,非常契合雷电的起止时间。秋分二候“蛰虫坯户”,蛰虫们并非完全封闭门户,而是把洞穴垒得结实一些,洞口开得再小一些,等到天寒再封堵洞口,“闲人免进”,安然过冬。秋分三候“水始涸”,不是水体都干涸了,是说夏雨遗存的积水逐渐干涸。秋季降水锐减,河流舒缓了,流水不再湍急,秋气之美,便常在于水之静美。
\n\n
\n\n
秋分·诗词里的七种秋调
\n\n
\n\n
空山新雨,秋之清新。
\n\n
《山居秋暝》
\n\n
唐·王维
\n\n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n\n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n\n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n\n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n\n
\n\n
诗酒乘兴,秋之酣畅。
\n\n
《西湖杂咏·秋》
\n\n
元·薛昂夫
\n\n
疏林红叶,芙蓉将谢,
\n\n
天然妆点秋屏列。
\n\n
断霞遮,夕阳斜,山腰闪出闲亭榭。
\n\n
分付画船且慢者。
\n\n
歌,休唱彻;诗,乘兴写。
\n\n
\n\n
与仙同游,秋之浪漫。
\n\n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n\n
宋·张孝祥
\n\n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n\n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n\n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n\n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n\n
\n\n
星汉出海,秋之豪迈。
\n\n
《观沧海》
\n\n
汉·曹操
\n\n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n\n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n\n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n\n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n\n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n\n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n\n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n\n
\n\n
独上西楼,秋之寂寥。
\n\n
《相见欢》
\n\n
五代·李煜
\n\n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n\n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n\n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n\n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n\n
\n\n
无语凝噎,秋之哀思。
\n\n
《雨霖铃》
\n\n
宋·柳永
\n\n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n\n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n\n
\n\n
肠断天涯,秋之羁愁。
\n\n
《天净沙·秋思》
\n\n
元·马致远
\n\n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n\n
古道西风瘦马。
\n\n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n\n\n\n
\n\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