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乾殿亦称祈谷坛寝宫,位于祈年殿北面,为存放皇天上帝神牌之处。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天库,原为6间黄琉璃瓦顶;
嘉靖二十四年(1545)重建,改为5间,命名皇乾殿,清乾隆时又改覆蓝瓦。现为5间,座于汉白玉石栏围护的台基上。
祈谷坛的另一座重要建筑是皇乾殿,它坐落在祈年墙环绕的矩形院落里,其间有琉璃门相通。这是一座庑殿式大殿,覆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有汉白玉石栏杆的台基座。它是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神版均供奉在形状象屋宇的神龛里,每逢农历初一、十五,管理祀祭的衙署定时派-扫尘、上香。祭祀前一天,皇帝到此上香行礼后,由礼部尚书上香,行三跪九叩礼再由太常寺卿率-将神牌恭请至龙亭内安放,由銮仪卫的样铒抬至祈年殿内各相应神位安放,受祭.
祈年殿东边在内墙东门外,有72间走廊,是祈谷寺的附属建筑。为连檐通脊式的一面暖房,北面砌砖南面安设大窗门,俗名称为“七十二连房”。长廊中部偏北,有五间“神库”,是收藏祭祀用品的库房。“神库”西面是“神厨”,祭天时,在这里制作供馔和糕点。
明、清时代,祭天是在日出前进行的。因此祭品要在夜间运送。七十二连房内设有一种古式木座落地灯,高约1.5米,安六角莲花木盘,盘中插红色蜡烛,罩黄绵纸灯罩,称为“戳灯”。灯光烛影,时明时暗,一片灰暗惨淡的景像,使人觉得阴森可怕.方士、道士们为了附会祈年殿有三十六天罡的说法,说这七十二连房就是七十二地煞的聚集地。
天坛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均为北圆南方。当初,为了把天地的形象表现在墙上,以象征“天圆地方”之说。外坛墙的东南北三面原制无门,只西面临永定门内大街有门两座:北门是明代旧有的,称“祈谷坛门”;南门是乾隆十七年(1752年)增建的,称“圜丘坛门”。两门均为三间拱券式,绿琉璃简瓦歇山式顶。现在的外坛北门和东门,都是1975年以后增建的。内坛中间还有一道东西向的隔墙,它算作圜丘坛的北墙。这段隔墙在两轴线部位成弧形向北凸出,绕过皇穹宇外墙而与东西内坛墙相连接,将祈谷、圜丘两坛隔成两个区域。
内坛的圜丘位南,祈谷位北,均在南北中轴线上,中间由长360米、宽30米的神道(丹陛桥)连成一个整体。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台(祭天台)、皇穹宇(奉神殿、神库与神厨、宰牲亭)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门、大祀殿(祈年殿)、东西配殿、皇乾殿、长廊(附七星石)、神库与神厨、宰牲亭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内东里7号天坛公园内
类型: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10分钟
开放时间:
旺季8:00-17:30(大门16:00止售联票),淡季8:00-17:00(大门15:30止售联票)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园中园门票内。除需购天坛大门票外,祈年殿、圜丘、回音壁另需购联票20元。也可购买整个天坛的联票,旺季(4月1日-10月31日)联票35元(含门票及园中园);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联票30元(含门票及园中园)。
天坛公园
神乐署
丹陛桥
祈年殿
斋宫
皇穹宇
天坛回音壁
天坛棂星门
圜丘遗址
燔柴炉
望灯
天心石
七十二长廊
花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