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号既体现诗人的风格,也体现诗人在诗坛的地位。
\n\n
唐诗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高峰。唐代诗人众多,著名诗人多有雅号,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白居易被称为“诗魔”,李贺被称为“诗鬼”,贾岛被称为“诗奴”,王维被称为“诗佛”,贺知章被称为“诗狂”等,而初唐诗人陈子昂则被称为“诗骨”。
\n\n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西北)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自幼聪颖、少而任侠、酷爱经史,20岁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刻苦用功,博学多闻,敢于直言,文采洋溢,被人们誉为“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 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并称为仙宗十友。但因其貌不扬遭人轻视,其才学无人所知。两次参加考试皆名落孙山,直至武则天光宅年(684年)才进士及第。
\n\n
史书记载,有一次他在街上见有乐工在卖一把胡琴,喊价甚巨,众人无不咂舌。陈子昂上前毫不犹豫买了下来,说要为大家演奏精妙乐曲,果然引来人们蜂拥围观。这时,陈子昂高声宣称,我乃蜀人陈子昂,擅长诗赋文章,已达百篇却无人问津,着实令人遗憾。说罢,他当众将胡琴摔毁,将其诗文分发给众人,为自己做了一次“广而告之”,充分展示了陈子昂率直豪放的性格。
\n\n
是金子终会发光。因唐高宗李治病逝于洛阳,陈子昂当即发表《大周受命颂》对朝廷大事直抒己见,得到武则天的重视,被授麟台正字,又升迁右拾遗等职。唐代的右拾遗,相当于谏议大夫,又称谏官,这为陈子昂提供了施展才华抱负的平台。他屡次上书,指陈时政,议论民生,不避权贵,多有独到见解,我想这也是陈子昂被称为政治家的原因,唐代诗人被称为政治家的唯此一人。
\n\n
垂拱二年(686年)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自幼喜武好侠的陈子昂从军随武则天的侄子武攸宜北征契丹,担任军中的管记(即参谋)。武攸宜骄横自大,容不得不同意见,陈子昂因献策不合被降职贬为军曹。
\n\n
陈子昂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便忧心忡忡登上蓟北楼,望苍茫大地,“感叹乐杰、燕昭之事”,愤慨中写下了《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其中一首《燕昭王》写道:“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n\n
怀才不遇,让陈子昂无奈,他登台望远、赋诗抒怀,除上述诗歌,他还写了《登泽州城北楼宴》,而最有名的则是《登幽州台歌》,其诗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被称为千古名篇,历代传诵。
\n\n
陈子昂为人耿直,敢言直陈,其诗如其人,以风骨见胜,其深沉悲壮而激荡豪情的格调,一扫齐梁时期绮靡华丽的风格,在初唐诗坛树立起质朴蕴含深思的诗歌旗帜,展示出宏阔的历史背景,他的诗篇标举风雅比兴、汉魏风骨、高昂清俊,正如他在《修竹篇序》中自述:“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他极力主张诗歌应“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受到杜甫、白居易的赞赏。
\n\n
因屡受挫折,有才难施,陈子昂心灰意冷,于圣历之年(698年)请求辞官还乡奉养父亲。那一年,他只有38岁,回乡后写诗作文,过了几年平静的日子。他没有想到,武三思、武攸宜为了打压他,唆使县令段简罗织罪名进行诬陷。因陈家富裕,段简便设法敲诈,陈子昂不服,但家人怕得罪官府,只得送了20万缗钱给县令以求息事宁人。当时一缗钱即1000文,20万缗钱不是一个小数目,县令随即以行贿之罪将陈子昂下狱,陈子昂投诉无门,忧愤而死,年仅41岁。当地百姓闻之,悲痛万分,自发罢市三日,表达对武氏专权的愤怒,对一代“诗骨”的敬慕。
\n\n
(原载于2019年7月26日《郑州日报》12版)
\n\n\n\n
\n